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⑩:影响照护倦怠的三个决定因素
当家庭照护者为了满足日甚一日的照护需求而感到不堪重负时,就可能产生倦怠。这可能严重影响照护者生活质量甚至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削弱其对亲人的照护能力。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⑨:照护者持续的身心压力如何缓解?
理解照护者的应对机制非常重要。负担是一种持续的压力源,照护者如何应对这些负担,会影响疾病的进程。负担和应对方法也会影响照护者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他们作为照护者的有效性。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⑧:家庭照护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家庭照护角色范围广泛,通常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近年来,照护角色的复杂性还在不断增加。鉴于家庭照护角色的范围和复杂性,确保照护者做好充分准备至关重要。以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人的照护者为例,很多人没有意料到患者会做出许多挑战性行为,完全缺乏管理这些行为的能力;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处理患者失禁问题;他们还必须学会管理至少一些药物。而一般来说,任何来源的培训都付之阙如。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⑦:从24小时照护者的视角,老年人看病难在哪?
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老龄化,但却没有以一种诚意邀请老年人加入的方式来设计这个世界。当医疗组织忽视老年人的需求时,老龄歧视就会演变成对受害者的指责——也就是把老年人不适应医院的种种,视作老年人的问题,而不是医院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建成切实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医院?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⑥:照护就像独自执行火星任务
初入“照护王国”的旅程可能就像独自前往火星执行任务一样——陌生、不舒适、极其孤立——在无人培训的情况下,需要迅即掌握一系列新工具和系统。派你执行任务的控制中心似乎离你遥不可及,一切“救援”任务全靠你自己拿主意。 照护之旅与其他旅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尽管它可能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但前方的道路却无法确定。旅程可能只有几个月,也可能持续很多年。 照护之旅结束后,照护者应该允许自己悲伤、寻求支持并专注于自我更新。进行自我反省、追求个人兴趣和与亲人及更大的社交圈重新建立联系,可以帮助照护者找到超越照护角色的身份感。记住要善待自己,相信你的爱、奉献和努力真正发挥了意义。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⑤:多少家庭照护者正在困境中默默挣扎
照护者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似乎脱离了正常的轨道,甚至可能原来完整的生活现在碎裂了。以我自己来说,在我55岁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 就社会而言,需要更好地了解家庭照护者的心路历程,以改善那些因照护经历而遭受痛苦的个人的应对,并展开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这些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益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轻这些个人的照护负担。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④:居家养老面临诸多挑战
很多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问题感到内疚,不想让成年子女忙碌的生活更加复杂化,担心引发子女的过度焦虑。 老年人相对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中,居家养老尊重个人的意愿,让他们感到被认可、被尊重和被倾听。养老院看似有很多老年人,但它其实会增加高危老年人的孤立和孤独感。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③:谁来照顾照护者?
家庭照护者是家庭和整个社区的榜样,为更人道的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因此,“谁来照顾照护者”的问题,是发展一个照护型社会必须投入很多力量去解决的。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必须把照护纳入视野之中,评估和认识照护人员的负担。一旦发现照护者出现问题,早期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履行职责,并确定所需的支持,以在提供照护和保持身心健康之间取得平衡。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②:不间断的照护需求可能压倒照护者
面对照护这件事,不存在任何充足准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照护者的准备是永远不足的。 家庭照护者的个人生活(作为配偶或伴侣、父母、雇员、企业主、社区成员等)与照护相交织。不间断且不断积累的照护需求和长期照护支持的成本可能会压倒并破坏一个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①:社会和人口趋势导致家庭照护难以为继
与家庭照护的高价值和高复杂性不相匹配的是,整个社会对家庭照护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苦苦挣扎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提供足够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