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两万仲裁费,退三百网购款:消费仲裁“霸王协议”
一种消费者陌生的争议解决方式,过去几年被部分商家滥用。商家埋在消费合同里的仲裁条款,不知不觉限制了消费者的维权方式,并可能大幅增加维权成本。 有人想退掉网购的300元商品,需先向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支付约2.59万元仲裁费。有人仲裁胜诉近10个月,申请退回的课程费、预付的仲裁费仍没到手。 仲裁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的缔约能力和证据保存能力不如企业,用仲裁解决争议,对消费者未必公平,也不是社会资源最佳配置方式。金融侵权十大判例,金融消费者为何在终审赢了?| 3·15金融消保调研⑥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4年所有终审判决案例中,提及“消费者”且当事人一方包含“证券”“银行”和“保险”之一的案例多达2022篇。其中,涉及银行领域的案例为1429个。 有的案件涉及纠纷跨越二十多年。可见,金融消费者维权费时耗力,旷日持久。 十个案例终审判决消费者胜诉的主要法理为:“卖者尽责”系“买者自负”前提,不间断维权令诉讼期有效,金融机构在网上设置勾选、弹窗非有效告知,寿险可叠加赔付,监管新规对已生效合同无溯及力等。无锡被诬告性侵老板胜诉:整治网络造谣应符合等比原则丨快评
涉事女子在“案发”之后的造谣诬告在微博平台有上亿的阅读量,而如今的法庭判决新闻在微博平台却只有寥寥667万。也就是说,至少受害人在数千万网民那里的形象仍然是“猥亵女童的犯罪嫌疑人”,他至今仍未得到公开道歉与恢复名誉,这不但有悖于司法救济原则,也是对公平正义的破坏。强制拆除案件,行政机关13.12%胜诉率背后
39.26%的案件确有存在违章建筑的情况,但由于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较低,导致作出的行政行为有瑕疵,使得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 在民事合同争议中,当行政机关作为原告时,行政机关胜诉率高达85.01%,而当行政机关作为被告时,胜诉率仅为26.72%。政府强推农用地不予赔偿,“民告官”胜诉获赔万元
法院没有采纳镇政府认为案涉土地在非法占用前没有种植农作物不应赔偿的主张,而是充分考虑无法种植的未来可能损失,将一年四季所不能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计算在内。京东集团发布声明:京东诉阿里巴巴“二选一”案一审胜诉,获赔10亿元
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后,贵州首现五折兑付企业欠款
凯里经开区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过去几年一直没钱,靠这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才还了华体科技的欠款。 华体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介绍,欠款已经持续多年,公司还进行过诉讼,胜诉也只强制执行了几十万元,现在能收回50%,对公司现金流和利润都是利好。奶液泵入静脉之后:医院瞒家长补病历,婴儿发育落后难归因
多名医生接受南京市卫健委调查时表示,医院领导在泵奶事发后第一时间指示,“以肺炎的名义为患儿转科,暂不对家长说真实原因”。 在不告知家长的指令下,医生称无法及时记录病历。4天后补记的病历,赵洁认为“漏洞百出”,导致无法证明婴儿发育落后与泵奶事件有因果关系。 医院起诉“赵洁之子”,称其已康复,要求其出院。赵洁状告南京卫健委,历经两年取得胜诉,“但泵奶事件又回到调查的起点”。“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有望被改变
就连法律规定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也难免受到行政机关的影响。根据一项实证研究,某地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中,以乡镇级政府单位为被告的,原告胜诉率高达53.49%,而以区县级政府单位为被告的案件,胜诉率则骤降至17.61%。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29日《南方周末》)“葛优躺”侵权官司6年544起,葛优几乎全胜获赔759余万
544起案件中,葛优胜诉率达99.6%,仅有两起案件一审因取证程序瑕疵未判定企业侵权,另有一份判决仅判企业道歉无需赔偿。 542家企业平均赔偿14012元,54.8%的案件赔偿额度在“1万至2万”区间,26.7%的在“5000至1万”区间。最高的一起是赔偿经济损失80000元及合理开支2000元。 律师刘邓解释,民法典规定的3年诉讼时效,起算点为侵权行为结束时,即该微信公号停止继续刊发、使用“葛优躺”照片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