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鹰潭中院副院长被认定论文抄袭,因“占坑辩护”被举报
金磊并非吴敏的辩护人。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了解到吴敏案辩护人张庆方的遭遇后,出于职业习惯,对吴敏案的合议庭成员进行了背景调查,发现刘赛连法官涉嫌学术论文造假。 -
当了9年法官助理,我辞职成为职业占星师
你说你在法院工作,大家第一反应会觉得你好厉害,但是这个“厉害”不是针对我个人,是有一个大的体制、大的机关单位在支撑我。 有时候我会和客户说,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不好,你可以去法院旁听。 每一个问我辞职之后有什么变化的人,我给出的第一个回答:我的发际线长出来了。 -
退休司法官的“出路”丨法眼
司法官返聘制度毕竟只是一种设想,更加现实的出路是退休后从事律师职业。但操作程序具体怎么走,有些地区还缺少配套的规定,以至于实践中无法操作,这就相当于将这条路堵死了,这也显然背离了意见的本意。 -
统一培训,打破法律行业认知壁垒丨法眼
如果各个系统各自培训,沿袭现有的培训模式,将会继续陷入闭门造车、培训效果不佳的尴尬境地。 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是“台上多交流,台下慎交往”。希望通过统一职业培训,消灭法官与律师之间职业的鸿沟,避免黑箱效应。 -
从律师中选法官:仍处于小规模试点阶段,跨过“旋转门”者不多
“做律师对下班没概念,做学者对上班没概念,做法官,除了上班就是下班。” 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的新人均需从法官助理干起,平均需要7年以上才能成为员额法官。一个执业8年的律师,通过选拔直接成为员额法官,从职业发展速度来讲,并不比毕业后直接进入法院的同龄人慢。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至少已有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北京、陕西、山东、吉林、河南9省市落实从律师、法学专家中选拔法官的制度,但最终选拔出的法官不多,陕西一个也没有选出。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 -
易被误解怎么办?阳光司法,需要更多斜杠法官
造成误解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对法官职业的不了解,因为缺少了解,只能想当然地凭空瞎说。 斜杠法官能够展示法官立体的形象,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带来一阵清新之风。 -
法眼丨2021年民诉法修正草案解读:将便捷和效率嵌入程序正义
此次修法对相关程序作了重新配置,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法院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目前的修正草案还没有触及“调解前置”问题,由于“调解前置”的情况比较复杂,以后可以区别情况,通过单行法来解决。 即使因简化程序而带来司法不公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提高法官素质、弘扬职业道德、严格程序操作、加强程序监督等方式降到最低程度。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4日《南方周末》) -
司法改革40年:为“法治中国”铺路
40年的司法改革,以司法去地方化、去行政化和法官职业化为主线。 -
领英爬虫案败诉是隐私保护的倒退吗
2017年8月14日,位于美国加州的北区联邦地方法庭法官发出了初步禁令,要求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必须在法庭禁令颁布后24小时内取消对hiQ Lab(一个利用爬虫技术的数据分析公司)数据抓取的技术阻拦措施,撤回两封“勒令停止侵权函”,并不得再以同样理由发出“侵权函”。 -
法官平等与去行政化
法官审理了案件,但裁判却不是由自己作出的,那他就不应对该起案件的裁判负责任。在二审变一审的实际情况下,法官的判决意见没有独立性,不敢做出裁判,就会对法官这个职业没有荣誉感,也就谈不上法官职业化和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