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说俄美代表团将于24日在利雅得举行谈判
美俄将于23日在沙特吉达举行会谈
美乌代表在沙特举行会谈,讨论俄乌初步停火及美乌矿产协议等问题
“欧援”难替“美援”:乌克兰面临极限“拉扯”
“美国停援是对乌克兰的极限施压,迫使其向美方做出更多让步。对于俄乌双方,特朗普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一边拉拢俄罗斯,另一边以军援为要挟施压乌克兰。” 一面是欧洲的增援力挺,一面是美国的停援威胁。美欧的极限“拉扯”之下,泽连斯基以及乌克兰的命运究竟如何? “若美方在乌方有关军事援助和安全保障等核心关切上有所表示,泽连斯基做出妥协的可能性会很大。反之,双方将会继续拉扯。”特泽白宫会晤变成吵架,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会如何收场?
人们预测到了俄乌冲突的开始,却无法预测它会如何结束。一系列的变量将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推向一个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白宫的激烈争吵本质上是一个重大矛盾的表象: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割裂了跨大西洋同盟,随着美俄在安理会的意外联手与英法的集体弃权,一道史无前例的裂痕正在切割传统的西方阵营。二战及冷战奠定的北大西洋地缘格局,正在新的时代主题下崩坏。特朗普的交易外交与俄乌冲突的未来
按照原计划,泽连斯基此次访美的重要议程,就是签署乌美矿产协议。在白宫不欢而散之后,俄乌冲突何去何从再次扑朔迷离。美俄隐形军机争夺印度市场,谁会笑到最后?丨智库视点2025
印度空军需要一种隐身机,来挑大梁、撑门面。在强烈的需求之下,在五代机领域,自研和外购同时进行,也未尝不可。 印度是俄罗斯的传统战斗机客户,俄罗斯为印度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包括罕见的“转让所有技术”。这个条件大概只会朝印度开放。 对于美国来说,对外武器装备出口,是赚钱的手段,更是一种外交手段。在某种情况下,钱可以不赚,也要用停止武器交付来要挟别国。战火下的伊俄“杠杆外交”撬动了谁?丨智库视点
在巴以冲突多线外溢、美以“对表”报复伊朗导弹袭击的敏感阶段,在俄乌战争陷入战略僵持、俄罗斯强化与朝鲜军事同盟关系,乃至盛传后者出兵乌克兰的微妙当口,俄罗斯与伊朗主导的这场联合军演格外引人注目。冲突28个月,泽连斯基“别无选择”?
“虽然泽连斯基在亚洲、中东和欧洲绕了一圈,但由于战时状态下,领导人外交已经被信息战和舆论战严重削弱”。 自俄乌冲突以来至2024年3月,乌克兰已收到全球四十余个国家380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其中,直接军事援助占1180亿美元。 这些乌克兰军援似乎远远不够,泽连斯基想要的更多。 如果美方再不批军援,乌克兰前线可能难以支撑;如果乌克兰前线取得过多进展,很可能刺激俄罗斯扩军备战。俄美之间都在维持着相对默契的平衡。地缘“一体两翼”:巴以冲突如何影响俄乌冲突
美俄矛盾向来取决于地缘政治态势和军事斗争情况以及彼此认知。巴以冲突与俄乌冲突的联动效应,可能使美国认识到,自身已经因为轻敌而陷入被动,对俄罗斯的博弈应该采取更为强硬的手段,而这种手段的运用将会遭到俄罗斯的报复,双方螺旋式上升的对抗,将会在全球地缘政治棋局的热点地区展开。 (本文首发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