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火下的伊俄“杠杆外交”撬动了谁?丨智库视点
在巴以冲突多线外溢、美以“对表”报复伊朗导弹袭击的敏感阶段,在俄乌战争陷入战略僵持、俄罗斯强化与朝鲜军事同盟关系,乃至盛传后者出兵乌克兰的微妙当口,俄罗斯与伊朗主导的这场联合军演格外引人注目。 -
冲突28个月,泽连斯基“别无选择”?
“虽然泽连斯基在亚洲、中东和欧洲绕了一圈,但由于战时状态下,领导人外交已经被信息战和舆论战严重削弱”。 自俄乌冲突以来至2024年3月,乌克兰已收到全球四十余个国家380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其中,直接军事援助占1180亿美元。 这些乌克兰军援似乎远远不够,泽连斯基想要的更多。 如果美方再不批军援,乌克兰前线可能难以支撑;如果乌克兰前线取得过多进展,很可能刺激俄罗斯扩军备战。俄美之间都在维持着相对默契的平衡。 -
地缘“一体两翼”:巴以冲突如何影响俄乌冲突
美俄矛盾向来取决于地缘政治态势和军事斗争情况以及彼此认知。巴以冲突与俄乌冲突的联动效应,可能使美国认识到,自身已经因为轻敌而陷入被动,对俄罗斯的博弈应该采取更为强硬的手段,而这种手段的运用将会遭到俄罗斯的报复,双方螺旋式上升的对抗,将会在全球地缘政治棋局的热点地区展开。 (本文首发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
对话《奥本海默传》作者凯·伯德:“仍有一些人类可以做出的选择”
“说今天中美、美俄存在所谓‘冷战’或‘冷和平’,是非常短视的。譬如说到对核武器的管控,我认为中美俄三国达成一致意见是可行的。在轰炸广岛后的第54个月,奥本海默在费城发表过一个演讲:核武器是用来侵略的武器,不是用来防卫的;它也是用于恐怖主义的武器,使用它的唯一目的就是制造恐怖。”“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日本人输掉战争是因为原子弹吗?我会说不。” “美国拥有那么多杰出的科学家,却没有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来给公众指导和建议。为什么变成这样?原因之一就是奥本海默在1954年所遭遇的——他在“袋鼠法庭”(指“不公正的非法法庭”)上被公开羞辱。这向整整一代美国科学家发出一个信息——呵呵,你得小心点,最好待在你狭小的专业领域内,不要妄想进入公共领域来谈论政治和政策,否则你就有可能被毁掉。” -
两次登月时间相近,为何俄罗斯铩羽、印度成功?
印度科研人员承认其科技不如美、欧、俄。接受现实、脚踏实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求得切实的科技进步,在保证整体60分及格情况下,个别科目得80-90分(譬如登陆月球南极地区),“一招鲜吃遍天”保证自己有竞争力。 -
01:39
美国“死神”无人机坠海,俄美“各有说辞”
-
俄美“换囚”落定,双边关系无改善?
“华盛顿一直在滥用‘扩音器外交’,而不是‘安静的’外交,这对推进换囚没有帮助。” -
23:5
N-TALK视频丨谭楷:从俄美宇航员看明天的人类
2022 N-TALK “文学之夜”科幻专场 -
法国“下车” ?非洲为何成大国新博弈场
俄、美、欧三方齐聚非洲大陆,凸显“对非洲大陆的影响力争夺战”正在愈演愈烈。 -
斡旋美俄,土耳其凭什么在大国间“走钢丝”?
“作为目前中东地区唯一与俄罗斯、伊朗关系密切的国家,土耳其已成为欧美国家处理地区问题时与俄、伊沟通的较好渠道。” 土耳其可能既是穆斯林世界里最了解西方的国家,又是西方世界里面最了解穆斯林世界的国家。 黑海海峡成为了土耳其平衡美俄两国的杀手锏,这也是土耳其左右逢源的底气。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2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