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昂的“土豆米”,能保障粮食安全吗?
以“主粮化”为目标开发的“土豆米”,竟成了以保健功效为主要卖点的“高端食材”,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故意为之?牵一发而动全身,农食系统绿色转型谁在“突围”?|2024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民以食为天。农食系统是保障国民营养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基础,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日本为何闹“米荒”?根子在对内农协搞垄断与对外搞贸易保护
日本大米这个所谓的“自给自足”,完全不值得吹嘘。所谓自给率100%的粮食安全,实际上弱不禁风。而“米荒”,究其本质,完全就是日本农协这个统制经济余孽,勾结日本政府垄断串通下的产物。高层屡屡提及的“大食物观”, 国常会再部署
尽管国家的口粮安全有保障,但粮食供给总量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为此,要拓宽格局、打开思路,打破食物主要来源于耕地的传统农业思维模式。 大食物观在某种程度上是进一步拓展农业资源。之所以不断强调“大食物观”,也是为了突破人们在理解粮食安全时的思维局限。科学家还在研究人造肉风味,人造肉企业已经撑不下去了
近年来,细胞培养肉以其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高效的生产效率,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替代肉类食品,有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催生了众多前沿创新技术。但这一新兴行业的商业化道路却不平坦。猖獗的假种子:套包、盗取、打假
“套包”种子横行,表面上侵犯公司知识产权,实质威胁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套包”种子质量难以保障,经销商也心知肚明,窍门在于“好坏搭配”。红线是“不能太坑人”——“如果没有产量,卖不出价钱,人家过来投诉你就不好办了。” 玉米种子品种多乱杂的原因在于有许多企业自己培育的品种难以达到试验标准,也不愿意花钱购买优秀品种的权利,就用自己的伪劣品种参加试验,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审定字号。 2021年种子法施行之前,在甘肃新疆的育种基地,谁手上有亲本,当地人都知道,甚至还有亲本交流群,打击力度大了之后,亲本交易趋于隐蔽,“主要私下进行”。十五年后实施新一轮行动:粮食产能提升千亿斤
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连丰”。为什么还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自2015年后,连续8年,粮食产量都没有迈上新增1000亿斤的台阶,“新增1000亿斤的难度越来越大”。从山区到全球最大资源圃,珍稀野生稻搬“新家”
一个边疆城市如何守好粮食安全底线?访呼伦贝尔市市长及永乾丨中国市长说
粮食生产受自然天气的影响较大,例如气候干旱、低温以及夏季洪涝、雹灾等不利因素,确实为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丰”带来不少压力。贺州市市长彭代元:坚持把招商作为“一把手工程” | 中国市长说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对贺州这种底子薄、基础差、体量小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来说,招商引资更是我们加快发展最简捷的途径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