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ALK | 李敬泽:跑步、文学、鹅掌楸
编者按:2020年12月11日,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在北京举行,李敬泽、梁鸿、徐则臣、笛安四位作家发表演讲并现场与读者互动。他们的演讲摘要发表于南方周末2020年12月17日和24日的副刊版面上,经过他们本人订正后的演讲全文,现发表于南方周末App,并附演讲视频,供读者观看。 -
N-TALK | 梁鸿:梁庄十年
编者按:2020年12月11日,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在北京举行,李敬泽、梁鸿、徐则臣、笛安四位作家发表演讲并现场与读者互动。他们的演讲摘要发表于南方周末2020年12月17日和24日的副刊版面上,经过他们本人订正后的演讲全文,现发表于南方周末App,并附演讲视频,供读者观看。 -
34:55
(视频)N-TALK 李敬泽:跑步、文学、鹅掌楸
我们一谈文学,一定要谈到“我”,那个作家的我,那个写作者的我,那个个性独一无二的我。我们能不能想象另外一种可能? 我们在写作中也好,在阅读中也好,我们的写作与阅读,不是为了证明我的“在”,而是为了体验“我不是我”,体验一种我可以进入一棵树,进入另外的人,进入山上的石头,进入草木,进入树上的一只鸟雀,进入天地的万事万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是我,我是其他人,我是其他的物。我们可不可以想象,会有这样的一种文学或者这样的一种阅读。 我觉得这是可能的,甚至在我看来,这是文学,是虚构与诗最根本最深邃的意义。 刚才我注意到,无论是笛安,还是徐则臣,都谈到了一个“宝藏”的故事,笛安的宝藏是在荒岛上,徐则臣的宝藏是在他们家后门。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样的故事不是由任何一个张三李四写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是在天地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一直流传的,它是一个没有“我”的故事。也正因此,它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进去的故事。 所以当我们谈到虚构的时候,虚构的伟大意义或者虚构的根本价值,也许就在于它可以短暂地让人们放弃自己的这个“我”,而进入那棵树,进入那个荒岛,进入那个故事,进入那个不是他的地方。 -
23:40
N-TALK视频 | 笛安:我与文学之间的岁月
-
N-TALK | 笛安:我与文学之间的岁月
-
人不能只拥有一种生活,于是有了文学|李敬泽、梁鸿、笛安等邀你共赴N-TALK“文学之夜”
-
笛安、阿乙的2020年书单
-
笛安:如果不职业化,怎么写一辈子?
“你可能有一点小天分,但很遗憾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多。你要学习像对待身体的一部分那样接纳它,不要被它统治,也不要总妄想着去统治它。你知道它不可或缺,但是仅此而已。剩下的那简单了” -
【我的高考】笛安:那年七月
我读高中的时候,还有“黑色七月”这个词,如今已成历史。 -
笛安 父亲不愿意给我写序 (从59583复制)
“父亲是个勇敢的人。小时候总觉得他很神勇,那时他跟我说,你只有和爸爸在一起,才可以玩坐过山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