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好奇到科研使命,守护生命的起点|螺旋新知
-
微构工场: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么快?!丨未来产业调研系列
30年积累下来的学术成果走出实验室,有资本的助力,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也有商业、工业界专业人才的深度参与,共同成就了一个科学家创业、高校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的样本。 -
实习老师调查学生家庭背景:职业伦理与科研伦理岂可缺失?丨快评
实习教师,可能出于感情或义气而把第三方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那首先是滥用临时性的教师权力损害学生与家长权益的问题,突破了职业伦理的边界;其次也会有同样违反科研伦理的问题。至于调查问题中的问题诸如最底层“工作最不体面”充斥了对低收入者的蔑视,反而是最小的问题了。 -
脑营养科研,让人类健康领先一小步
-
申请人请托专家操控评审:警惕内部勾兑瓜分政府科研经费
所谓的“学术共同体”确定立项与政府资金分配,存在着裁判员与运动员两种身份的利益冲突问题。 请托可以通过私人关系如同学、校友、老乡与师兄弟姐妹等进行,其中最容易形成且最坚固的是通过师徒传承与同门关系形成的学阀,一个或少数几个学阀完全可以把持某个研究领域,垄断研究材料、控制学术评价,进而掌握分配政府科研经费之权。 -
95后“四博士两博士后”背后:研究院和研究员的双向“阳谋”
殷福军称,研究院共有217名科研人员,流程上,研究院发布招聘通知,研究人员自愿申报,随后他们进行审核。“没问题的就可以了,有争议的我们再讨论。” 部分申请者可能意不在科研,仅为得到研究员头衔。有申请者便坦言,其在社交平台看到中介,接洽后,向中介支付400元,得到了该研究院的招聘信息。 -
张晓明成西湖大学教学系列教授:“青椒”只教学不科研有点难丨快评
所谓教学的异化,一是在科研KPI之下,出科研成果是第一位的,教学是第二位的,这意味着优先级与重要性以及个人投入时间、资源与心力上的重大差别;二是教学也不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围着教学竞赛、教改项目、教改论文、教学成果奖转,这意味着“你是一位好老师”不取决于学生的投票与口碑,而是取决于学科/专业大佬与官僚的评判,“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虚的,国家或省级一流课程或省级教育成果奖等才是实的。 -
学术会议口碑每况愈下,要警惕学术权力滥用
不少人积极参与各种会议,更大与更真实的目的在于构建或扩大学术朋友圈,尽量认识一下行业大佬,力争要到大佬的联系方式。 大佬们驾到,但很多情况下,不少人讲的还是老掉牙的东西,不少人仅仅把之前在其他场合讲过的东西改头换面一下。 各类学术期刊的主编、编辑及编委为何那么受欢迎?现行科研考核体制与机制下,刊发论文是最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发论文,尤其是如何快速发论文,作者们当然是与众期刊的主编、编辑及编委们攀上关系。 -
科研人“高考放榜”,项目中标率迎新低
此前,基金委规定面上项目实行“申二停一”,也就是说,如果连续两年申请项目未中,需停一年才能继续申请。但这一规定在2024年取消。这一变化,直接带来了项目申请量的大幅增长。 没有人真正有时间去仔细阅读申请书,“由读整本申请书变成只读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