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鲁危机:“种族灭绝”背后的利马精英与原住民冲突
在众多秘鲁南部原住民心中,首都利马是被混血儿和白人构成的“精英阶层”掌控的世界,而卡斯蒂略的“闯入”打破了这一固化的阶级形象。这也是在任期内被弹劾三次的他能够受到抗议者“拥护”的原因。 -
美国人口政策面临两难选择:“欧洲化”还是“拉美化”?
当前,白人在美国总人口中比例已下滑到60.1%。按照这种下滑速度计算,最快在2043年,白人所占人口比例将低于50%,白人将成为少数族裔。 美国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人口悖论:欲守住人口优势,就不得不大规模引进移民。大规模移民则会冲击白人的主体地位,并带来更多的种族矛盾和社会冲突。 -
约翰·刘易斯之死和美国黑人运动的方向
近年来,以黑人被杀为导火索,爆发种族冲突-冲突被平息-下次冲突出现,几乎成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陷入的一个怪圈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弗洛伊德之死,折射美国种族冲突困境难解
美国正在自我消耗,唯有特朗普可能从种族冲突中受益,移民与种族议题是他赢得白人选票的王牌。然而,美国社会和政治如今已高度“极化”,很难在“黑”与“白”之间找到第三条道路。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4日《南方周末》) -
接待奈保尔的那两天
以绝望来把握希望。世界如斯,他心底如斯,他笔下如斯:种族歧视,文明冲突,爱恨交加,真假难辨;希望和绝望,如影相随,在默默地勾结、斗争。“我没有想到,在中国有那么多我的书迷,而且对我的文本有那么深刻的解读,我很高兴。” -
卡森:差点成为少年杀人犯的“天才之手”
奥巴马在台上7年,美国的种族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冲突加剧的趋势。弗格森、巴尔的摩等地方出现的由种族因素引起的大规模骚乱,使得美国的种族关系进入一个新的紧张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于黑人贫民窟的卡森成为许多共和党人心目中希望的象征。 -
接待奈保尔的那两天
以绝望来把握希望。世界如斯,他心底如斯,他笔下如斯:种族歧视,文明冲突,爱恨交加,真假难辨;希望和绝望,如影相随,在默默地勾结、斗争。“我没有想到,在中国有那么多我的书迷,而且对我的文本有那么深刻的解读,我很高兴。” -
美国小镇种族骚乱
2014年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一名为迈克·布朗的18岁非裔青年被警察击毙。其后引发了包括打砸抢在内的种族骚乱。 -
华人在马来
华人在马来西亚一度占据经济优势。而这一点,也导致了华人与当地的种族冲突。1969年爆发的“5·13”种族冲突与此也有很大关系。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共有196人在“5·13”冲突中死亡、439人受伤;死者中143人为华人。 -
剥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内核
对于曾经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中国读者来说,道尔这本书可以说是剥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种族主义内核,从一个重要方面解答了令很多人困惑的一个历史问题:在自己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非常温文尔雅的日本人,当年为什么对亚洲邻国如此残暴,对“非我族类”的这种态度和心理,究竟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