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狂欢转瞬即逝,唯留普通人在原地丨记者手记
我经过仔细辨识发现,无法更改的抖音账号,依旧是“秀才故事”的那串拼音字母。流量转瞬即逝,这可能算是曾经的全网顶流,在普通人身上雁过留影的一点点印记吧。 -
盗用上亿公款打赏主播:“榜一大哥”的名头,何以如此引人入歧途?丨快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毋庸讳言,人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系于性能量或性欲望上。让无数中老年女性倾倒的“秀才”,让无数中老年男性倾倒的“一笑倾城”,让无数青年男女如痴如醉的明星,本质并无二致,说到是这些主播或明星的长相、气质与“人设”满足了异性对另一半最好的幻想,才是这类“纯网络直播”的发生学与动力学。 -
打赏秀才的老年人,直播间里的情感供养
从最基础的小心心、金链子、热气球,到价值不菲的保时捷、直升机,卢二妹一路刷上来,于是频频得到秀才的赞美:妹妹长得挺漂亮、妹妹就要听哥哥的话,等等。 梁州分析,除了“教做账号”的形式外,更多且直接的诱导方式是“打回流”。粉丝帮忙在直播间刷礼物衬托人气,私下里主播再将其花费金额返还。 老年人也打PK。不过没有任何才艺展示,只有和粉丝语音聊天:今天喝的什么茶?路好走不好走?下雨了,千万别出门,鞋子会沾上泥。“这些话,肯定是她在家里听不到的。” 彭华茂说,社会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这才使得大家漠视老年人的心理。 -
“秀才”塌房:一名“收割大量中老年粉丝”网红的起伏与追问
-
大爷大妈也追星,掏空钱袋子捧出的“顶流”长啥样?
随着“秀才”“一笑倾城”打开年轻人新世界的大门,他们纷纷涌向这些顶流的评论区调侃着“蹲我老爸”“捉我老妈”“看见大姨”,既是年轻人了解父母精神世界的努力,也是担心老人上当受骗——不少老人可是拿着养老金在给他们的“顶流”打赏。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老一辈喜欢的顶流长什么样。 -
“捡漏”上名校频现:大学及专业正加速分化丨快评
名校正在进行中的加速分化,有助于学子与家长看清名校的本质,明白自己强大、自己优秀才是第一位的,“求其在我”才是第一性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捡了漏也不要沾沾自喜,拉长时段看未必是占了便宜。而且,如果你没有实力,靠运气挣来的机会也会凭实力失去,德不配位才是大患。如果你有实力,与名校失之交臂又如何?再牛的名校也不过是一块敲门砖,自己有没有实力、有多大的实力,最好心中有一些数。 -
01:14
文旅局长花式内卷,广东队: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
雪原长裙,骑马舞剑,全国秀才艺的文旅局长们越来越卷。广东各地文旅局长们近日也下场“竞技”,秀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惊人才艺。 -
不第秀才丨仙游纪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9日《南方周末》) -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他让西方读者认识了一个丰富的中国
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辞世,享年85岁。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生于英国萨里郡,汉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与魏斐德、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中国历史,并以不同寻常的讲故事方式来写历史。主要著作有《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追寻现代中国》等。 2014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史景迁说,在整个世界的版图上,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极有魅力的存在。西方人需要花长时间去消化分析他们拿到的资料。“能一目了然的东西并不存在。我们对中国的看法越模糊,越多面化,离那最捉摸不定的真实性也就越近。” 现重发旧文,纪念汉学家史景迁。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 -
泉州申遗热潮中,走访几处冷僻景点
望着安平桥上渐远的身影,我不禁想起了近四百年前的一位本地少年:他生于日本长崎,母亲是日本人,7岁时回到故乡读书。他14岁时便考中秀才,21岁得到隆武皇帝赏识,封为忠孝伯,赐姓朱,改名成功。 22岁时他的故乡安海镇毁于兵火,母亲死于战乱,父亲则投降了蛮族入侵者。国仇家恨令他痛不欲生,毅然在孔庙焚烧衣冠,投笔从戎,从此依托闽南老家,坚定不移地与胡虏周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