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睡觉而抗争”:一座“睡城”与虹桥机场的噪音纠葛
噪音频繁时,徐梦称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为了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她选择主动加班和出差,整个7月只在家住了3天。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5、6月份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部分航班临时偏离飞行程序规定的进离场航迹,正常条件下不会发生该情况。” 上海市交通委相关工作人员称,空管局也曾提及难处,“空域就这一块,除非不飞,不然不是这个小区投诉,就是那个小区投诉,因为它调控范围就那一块”。 专家曹威建议,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各方坐下来协商,在敏感时间段如清晨、深夜等,可以将航线拉远一点再转弯。 -
再让我多睡15分钟丨世界睡眠日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目标,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保持在7到8小时。按照《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的计算,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比这一目标低了0.25小时,合15分钟。 成年人理想的睡眠时间是7小时以上,但睡得太久反而带来坏处。有的人即使睡满8小时也不解乏,这可能是罹患嗜睡症的表现。 全国已有三千多家医院开展了睡眠诊疗服务,但对于庞大的睡眠障碍人群而言,目前的医疗资源仍然匮乏。 -
老班长的新加坡学海沉浮录丨记者过年
阿德的印度老师说,如果在读博士生睡眠时间超过了四小时,就得好好想想:“今天的工作完成了吗?目标达成了吗?”一位中国学生的老婆在生产,他还在产房外跑研究数据。 -
“8小时睡眠论”被质疑,你每天睡多长时间?
-
睡眠的低谷:30至50岁的人睡眠时间最少
成年之后人们的睡眠时间迅速下降,至33岁大致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随后睡眠时间继续缓慢减少,并在50岁左右达到一个低谷,然后从53岁之后开始触底反弹。 -
近十年国人每天少睡1.5小时,全国人大代表冉冉呼吁关注失眠问题
过去10年国人入眠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冉冉获知,失眠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首发症。 处在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型期,我们要谋求生存,获取财富,难免遇到各种困境不顺。通过跟患者的交流,我最真切的体会是,来医院治病的人们,其实更需要的是治心。 希望二三线城市的二甲医院,也能配备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但现在相关人才缺乏。此外,加强科普宣传教育,让睡眠障碍人群正确认识失眠是重要的第一步。 -
热到能煎鸡蛋、拖鞋晒成童鞋:高温来袭,全球失眠
最近的高温天气让很多人调侃说,自己的命是空调给的,没有开空调的晚上会睡不着。实际上,高温天气不仅让生活的舒适度下降,还在逐渐减少我们的睡眠时间。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高温是如何影响睡眠。 -
他们没有失眠,只是作息时间比较小众
怡飞自己在网上了解到了睡眠相位延迟,发现症状描述与自己的情况出奇一致:半夜三更头脑最敏捷、做事效率最高;在早晨理想时间起床十分困难;不像失眠那样不分早晚都睡不着,在自己的生物钟里去睡觉时可以睡得好且规律。 -
教育部:逾七成学生睡眠达到或接近“小学十小时初中九小时”
-
李泽厚生前最后访谈,他向读者说:谢谢!
南方人物周刊通过与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亲人和朋友多方确认,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当地时间早上7时左右,李泽厚先生因病于家中去世,他在睡眠中走得安详,享年91岁。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卫毅2020年与李泽厚先生有过长时间的访谈,李泽厚先生把这篇文章视为自己面对媒体的最后一次访谈。他向读者告别,说,谢谢。本刊重发此文,纪念李泽厚先生,并向他说,谢谢。李泽厚先生千古。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