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23
奥斯卡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故事
《白雪公主》上映首日票房崩塌,浪漫童话败于“政治正确”
该片无趣的剧情以及粗糙的特效,包括“白雪公主”被加入“战斗女性”标签,“七个小矮人”被嘲像“马戏团怪胎”等等,都在将这部电影推向负面评价的深渊。 在深受新媒体、新观念、新生活方式影响的年轻人看来,《白雪公主》与他们的精神世界处于失联状态,显得非常遥远。一生戏痴何赛飞
戏曲那种全方位的严格训练,让何赛飞在转战影视后也能游刃有余,而反过来,她又把电影、电视中新的表演方式和新的观众缘,带回到她的戏曲世界,用更广泛、更出圈的影响力,来反哺她的老本行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十八届亚洲电影大奖揭晓,刘青云获最佳男主角
王小鲁:当《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TOP5 | 电影法门
《哪吒2》是一场规模巨大的社会对话,它和当下的对话元素的设定十分丰富。从中国独立动画到中国院线产业动画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叛逆的气质被隐秘地保留了。动画之所以是动画,是因为创作者往往强调其非现实性。但当下中国院线动画的精神中,却有着一股强烈的现实主义诉求。《还有明天》:“娜拉出走”的另一种可能
这部意大利电影与近年来中文舆论场内流行的出走女性叙事遥相呼应,为“娜拉出走后怎样”这个老问题给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潮汕人很想看到自己的东西”:潮语电影这十年
潮汕人在中国电影史的开篇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和“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人”、《渔光曲》的导演蔡楚生。 “我们是199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的选择相对上一辈来说变多了。(拍片的)兴趣已经成为一个可以‘站立’的地方,它的群体已超乎想象。” 蔡杰对“盛夏观潮2024”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人海同游》放映前报幕,“本场电影由汕头老柴枝猪脚饭店特约放映”。- 02:19
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谈香港电影与《哪吒2》
狂欢和狂欢之后|南周文化榜
2025年1-2月文化榜: 电影:《小小的我》《哪吒之魔童闹海》 图书(虚构类):《迷宫:残雪全新小说集》《足迹》 图书(非虚构类):《仇恨年代的爱:一部情感编年史1929-1939》 展览:“遇见黄东:一个清代广州‘事仔’的大世界” 剧集:《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 纪念:徐熙媛 方大同 推荐人: 王小鲁 电影学者、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 路魆 青年作家,出版有小说集《吉普赛郊游》 冯俊华 出版人,“副本制作”编辑 乔纳森 资深书评人 程美宝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 陆嘉宁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沁园邨的香雪海:寻阮玲玉不遇
九十年前,电影明星阮玲玉在妇女节当日自杀身亡。近百年之后,外界既将她描绘成遭受封建余毒摧残的苦难女性,又把她塑造成代表职业女性的天才艺术家,而除了几纸遗书、零星资料与寻之不遇的地理留痕,阮玲玉本人已经被湮没在如黄浦江一样涌动的历史潮流之下。 生于春、逝于春的阮玲玉,若再有人生,也许不再依附、不再寄托,才有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