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语品读|不能毁了“真宝贝”,引来一些损害环境的“假宝贝”
-
弄虚作假?二次污染?85亿元苏钢“毒地”疑云
苏钢“毒地”前后评估结果不同,可能由于土壤污染评估标准一再变更、不断加严,且江南水系丰富,污染容易迁移。 “焦化厂污染是疑难杂症,非常难治理。在江南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还需要特别注意污染迁移。” 如果苏州绿岸施工作业导致污染扩散,应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责任。但不能排除苏钢集团是否需要对4号地块的污染负责,“其中可能涉及多因一果的共同侵权,依据民法典第1231条的规定,在责任大小认定上需要结合污染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作用等因素确定”。 -
01:42
字太小看不清?药品说明书也应适老化
近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三次审议稿)针对商品说明书,特别是药品内置说明书因字体太小、缺乏盲文等给老年人、残疾人带来不便的情况,进一步规定: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 国家食药监局曾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为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死亡约20万人,是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其中很多是不遵医嘱、不规范用药引起的。药品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刻不容缓。现实中还有很多产品说明书字号偏小,内容过于专业,同样需要改造。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微雕说明书”吗?来说说看。 -
埃及沙姆沙伊赫气候大会:倒退不可接受
过去50年全球环境方面已经提出了一百多个全球目标,但是其中只有10%得到了实现,有90%的目标落空。“我们希望气候变化能成为那10%,而不是那90%。” 作为一场举办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缔约方大会,发展中国家颇为关切的损失损害、气候适应、资金问题成为COP27的三大关键议题。 “COP27是一个机会,意味着在世界危机四伏的新常态下,重新开展全球气候合作和行动依旧可能,能为接下来关键的十年注入动力。” -
专访生态环境部法规司司长别涛: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过去十年是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生态环境立法以环境保护法为统领,涵盖水、气、土壤等各类环境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统,已基本形成了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过去十年生态环境标准建设快速发展,这是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基础。 推动将保障公众健康理念充分融入生态环境管理策略,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将扩大到10-15个地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动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向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 -
猪仔震动金融圈: 企业因水污染被告,银行要担责吗?
一家养猪场被环保组织发起环境公益诉讼,给该猪场贷款的两家银行也被列为共同被告,“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第一案”引起金融圈关注。 2021年12月,一审判处企业存在水污染事实、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但对银行的诉讼请求被驳回。驳回的直接原因是污染行为和贷款发放没有时间交集,而背后的难点还在于,我国暂无银行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虽然本案并未判决两家银行承担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但仍然具有意义,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此案的判决书最后强调,被起诉的两家银行“应当通过本案提高思想认识,有效开展绿色信贷”。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23日《南方周末》) -
法院向海归博士赔礼道歉,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事关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家被无端构罪严重损害营商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试想,一腔热情回国创业,却被构陷入狱,怎不心灰意冷?如果企业家的财产权甚至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谁还敢创业呢? -
谁该为塑料垃圾埋单?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生产者的责任在不断丰富,最初只有环境损害责任——生产商在生产时,尽量采用可再生的材料,尽量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材料。 -
高昂环境损害鉴定费,如何不“绊住”公益诉讼?
365.8万、192万、70万……高昂的环境损害鉴定费的数字背后都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环境污染事件。 -
环评走过场,后果很严重
日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四川正式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