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与国漫一起走过丨记者过年
漫画行业如此落寞,衬托得“国漫崛起”这一错讹说法更为荒诞。旁观者朱德庸:情绪是灵魂的呐喊,处理好人才有希望
“你知道吗,我头上有一根天线。”朱德庸用手在头上画了一圈,分享自己的创作秘诀。“它接收四面八方的讯息,我处理好画出来。”在漫画中,朱德庸一边无差别地攻击每一个人,一边又无差别地安抚每一个人。 “情绪就是灵魂提问,你答不出来,你就有情绪。把情绪处理好,未来才有可能,否则情绪会越来越大,吞噬一切。我这本书(《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原来只想画给自己,出版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得必须拿出来让大家重视我们不在意的情绪,一定要解决,否则就是残害自己,残害别人。”此刻是你童年向往的人生吗?
“足球可以在广阔的球场上凭心所踢,漫画也可以在空白的纸张上凭心所画,画成什么样、用什么方法表现,个人能够随心所欲。足球和漫画都是自由的”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昔时“神童”母亲,如今“霸凌式教育”出圈
在家访过程中,赵菊英发现了男孩收藏的玩具手办,就让男孩用锤子将其砸烂。她又来到一位初二女孩的家中,要求女孩将桌上的众多玩具、漫画书扔到垃圾箱里。 记忆中,赵菊英因为培养出一位神童而出名,并且把育儿经验写成书。当年,同年级的同学人手一本。印象中,赵菊英的教育和处事风格比较严厉。鸟山明的英雄世界:四十年,《龙珠》为何经久不衰?
“热血少年战斗漫画这个品类,一直是日本漫画里最大的类型。而《龙珠》,在很多层面上,都是这个品类里边的开创者和天花板。” “靠画面讲故事这种形式,刚好可以很容易地跨越语言障碍,在全世界传播,”海客说,“文化背景也简单。”他举例,像《鬼灭之刃》得知道大正时期、《圣斗士星矢》得知道希腊神话,而《龙珠》只需知道悟空的对面是反派。近十年来最具话题度的日本动画完结,如何盖棺定论?
《进击的巨人》这样的作品,对于现在的日本漫画界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01:48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丨那年今日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77岁。他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在文学、翻译、书法、音乐等诸多领域有非凡建树,画作和文章多次入选教科书。丰子恺绘画师从李叔同,国文求教夏丏尊。27岁出版了第一部漫画集《子恺漫画》引发轰动。他使漫画从原来的讽喻功能转向美学功能,含意隽永,造型简洁,画风朴实,寥寥几笔意境全出,“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他始终以悲悯仁爱之心去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寂地:我希望用漫画化解悲伤
“应该尽情地去拥抱那时候所有的一切”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丧失写作热情之后丨洛城机密
在洛杉矶旁听了各种表演课程之后,我开始画漫画,我也像年轻时候的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一样,把漫画投给《纽约客》,但因为我从未受过专业训练,我的心态更多是“骚扰骚扰”编辑。渐渐地,就像小丑学校把朋友的伴侣重新变成一个孩子,漫画也把我重新变成一个孩子。莫让“P”变“¥”丨漫画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