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美役:美丽的“监狱”怎么生效?
近年来,“服美役”一词在各大社交媒体流行。尽管这个词的内涵并不清晰,人们对它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关于“服美役”的争论越来越多——美的标准是什么?为了美而做的努力在什么情况下是一种“服役”? 当社交媒体上的精致图像和“素人”们的生活图景创造着美的神话,当难以分辨的广告出现在我们每天24小时随身携带的手机里,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无数人都内化了既定、单一的对美的要求和评判,美还是获得快乐和幸福的途径吗,抑或是对人的物化和束缚? 当我们把欲望投射到美的镜子中时,这些欲望有多大程度是自己的,有多大程度来自他者的凝视,又在何种意义上被消费主义、传统观念和权力结构所塑造?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南宋假公主案与姜夔词中的亡国之痛
姜夔将在部分南宋人中流行的、认为柔福公主被冤杀的故事融入词中,以“咏梅”加以巧妙掩饰,范成大激赏之,“把玩不已”。 -
年度关注·怀旧 | 2022文化原创榜
要盘点2022年的流行文化现象,“复古潮”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从全民跟跳刘畊宏,到“王心凌现象”“0713再就业男团”、《声生不息》,再到已经被“盘出包浆”的《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们正在不断打捞过去二十年的流行文化遗产。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2日《南方周末》) -
“莫大外籍教授”现原形:“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刺激跨国造假丨快评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已经深深植入世人的文化心理,出国俗称“镀金”就反映了这一点,这也是“大词定律”(name-dropping effect)的体现:使用一些流行的、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名词,足以吸引眼球、哗众取宠。很多事物本来可能只是“相异”但一旦沾上各种“背景”的修饰语,就立即获致“高人一等”的影响力。公众也据此总结出了“头衔越长,身份越假”的定律,甚至是“精准收割韭菜,头衔越长越好”的“经验之谈”。 -
“呵呵哈哈”就是一首歌?李荣浩的怪异词作是博眼球还是走心好歌?
一首歌的传唱度和它的歌词有关,词的内容体现了作词人的思想和内心写照,作词人内心活动有多丰富,词的内涵就有多深刻。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稀奇古怪的词作为何能在市场上流行开来。 -
独居综艺刷屏,空巢青年为什么沉迷看明星的独居生活?
在普遍的社会共识里,独居、空巢这两个词,充斥着凄凉与迷茫,好似独居青年都是人生的失败者。但实质上独居并不是造成孤独的元凶,内心世界地浅薄与精神境界的荒凉才是。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独居综艺为什么会流行。 -
开年十大猜之二 | 互联网下一个风口会出现吗?
“风口”一词的流行,始于雷军,一句“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风靡创投圈,进而影响整个网络世界。很快,“风口”成为业界的一种思维范式,业界公认的“风口”此起彼伏,O2O、VR、AR、共享经济、P2P、网络直播、短视频、区块链/数字货币……每年在风口摔死的猪多如猪毛。 -
“装逼”、“屌丝”何以流行
网络流行词的“下流”化趋势是怎样形成的?不可不察其中潜藏的扭曲主体意识 -
别堆砌流行语
老实说,堆砌流行语已经成为让人反感的陈腔滥调了。校长与其堆砌热词,倒不如用心揣摩蔡元培、张伯苓那几篇常读常新的演讲。 -
“土豪”的胜利,庶民的狂欢?
恒大足球自夺得亚冠起,流行词土豪即有登堂入室、跻身时尚的趋势。网络赋予土豪一词新意,褪去了原来一方豪强的本义,但其权势基因还在,而这依然透着前现代的霉味。遍地土豪下夕烟,并非庶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