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在中国的“最好时光”——扩张不止,是非不绝
国产奶修复消费者信心的九年,亦是洋奶粉在中国风生水起之时光。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账单:养老金支出增长快于收入
10月10日,财政部晒出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账单,报告显示,中国社保基金当年收支结7250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4884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方面,收入较支出仍有结余,但支出同比增长速度却明显快于收入增长速度。41家洋奶粉生产商获批向华出口
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国家认监委近日在官网公布了首批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41家外国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商拿到了进入中国的“入场券”,日本和美国的乳品生产企业暂时未获批准。这年头洋奶粉也不可靠?
日前,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该公司一条乳粉生产线遭肉毒杆菌污染,2012年5月以来生产的三个批次约40吨浓缩乳清蛋白原料可能含肉毒杆菌。继国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直被追捧的洋奶粉质量也不安全了?反垄断调查与洋奶粉降价
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国内主要外资婴幼儿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调查的重点集中在被调查企业对经销商的转售价格限制行为。但经济学研究表明,转售价格限制固然影响经销商的定价,但不一定是厂商为了抬价所为。作者认为,仅仅禁止转售价格限制很难让奶粉价格在长期内下降,前奶粉厂商的价格调整更像是企业的权宜之计。洋奶粉为何遭遇反垄断
中国政府在过去一个多月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拯救国产奶粉的政策。作为组合拳的一部分,紧随其后的则是对洋奶粉的高价格进行反垄断调查。显然,政府在整治奶粉市场的同时,还希望奶粉的价格能够降下来。早在2011年,洋奶粉和发改委就已经交过手,两年后的今天,洋奶粉再次面对发改委时,却没了底气。婴幼儿奶粉将试行药店销售
6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文件,将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婴幼儿奶粉,试行药店专柜销售。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洋奶粉入华之谜
产能受限、出口到中国的成本高,让洋奶粉厂商更倾向选择在中国设厂生产;而对国产奶粉缺乏信任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原装进口奶粉。这种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中国人很难在家门口买到原装进口洋奶粉。国产奶粉:失落十年
对国内奶粉行业来说,“大头娃娃”事件客观上促使行业第一次洗牌。真正的危机是几次奶粉事件后,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不断加强,任何负面信息都会引发全行业的动荡。“十年来,中国奶粉行业经历了一场轮回。”保卫国产奶粉是个伪命题?
一罐900克的婴幼儿奶粉,让中国奶粉行业在过去十年内跌宕起伏,引来3亿人的关注目光,甚至摆到了最高决策层的讨论桌案上。中国奶粉业为什么会走弯路,哪些是行业真问题?内忧外患的中国奶粉业的出路又在哪里?我们遍访行业权威人士,厘清共识,试图梳理出中国奶粉的现状与未来。国产奶粉是否已到最危急时刻,是否已在更多方面完败给洋奶粉?中国奶粉为什么全球最贵?国产奶粉和洋奶粉,究竟谁在频频涨价?国产奶粉需不需要保卫?什么才是国产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