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2
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赵英民解读资金议题谈判
2024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拉开帷幕。近两百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讨论地球和人类的未来。COP29被认为是一届“资金大会”,焦点之一是,各缔约方要谈判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在巴库会场,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解读资金议题谈判。 -
史上最热的全球气候谈判,在争什么?
正在召开的COP28被认为是自巴黎气候大会(COP21)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地处沙漠地带的迪拜再叠加今年的升温,使得今年的COP又被称为“史上最热COP”。 当发达国家和小岛国阵营死咬化石燃料的命运不放时,发展中国家则反复提醒被忽视的“房间里的大象”——无论是逐步淘汰化石能源还是应对气候灾害,都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钱在哪?” 各场新闻发布会和边会上,只要有欧盟官员/专家参加,CBAM几乎必被问到。12月4日,中国角举办了第一场边会,主题是碳市场,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一级巡视员孙桢直接对台下的欧盟官员表示:如果你们想领导世界,就要停掉“碳关税”。 -
谈判代表离场,僵局如何破丨COP15日志③
谈判代表离场在气候变化等COP(缔约方大会)的谈判中并不少见,但在CBD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谈判中发生不多。 12月16日将启动部长级的高级别会议,是否会解决核心争议,重新加速整个大会进程,需要高度关注。 -
埃及气候大会十五日复盘
损失与损害资金机制意义不容低估。“这次产出的是一个碗,把碗摆在桌上本身就是有标志性的,以后气候问题将由减缓和适应‘硬币两面’,加上损失与损害,变为‘三条腿’。” 发达国家在损失损害基金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分法存有不满。“发达国家既然避不开责任了,从谈判技巧的角度,更好的办法就是拉着更大的国家一起下水,那么我分担的责任就少了。” COP27的注册参与者中有六百多人来自化石燃料公司或与化石燃料有关,人数超过受气候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的代表人数总和。2023年COP28将在迪拜举办,阿联酋本身就是化石能源产出大国,这让诸多人士为COP28的议程和走向捏一把汗。 -
气候大会可守住“基本线”,但并非应对气候危机的终极方案
相比上一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本届气候大会只能说守住了“基本线”没有退步而已。毕竟在逐步淘汰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在内的化石能源目标上,以及进一步提振减排雄心和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表述上,本次气候大会还没能做出实质性的进展。 当气候谈判裹挟了太多的政治、经济利益博弈后,可能会带来更多虚假解决方案的出现——貌似是解决方案但其实存在各种漏洞,这将会极大延迟气候问题的真正解决。 气候谈判进程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等议程上,分别有着各自的内驱力和动力,这无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好消息。 -
专访美气候变化原特使潘兴:损失损害5-10年才有实质进展
我们知道如何投资新能源公司,知道如何投资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我们可以(评估)这些行业的风险和收益,所以会方便融资。但在海岸保护、预防洪水、预防山火这些领域,我们还不太清楚如何投资,这就是现在国际谈判中的焦点所在。 今年(2022年)只是损失和损害(列为正式议程)的第一年,参照之前我们对一些议题的讨论,可能5-10年才会有实质性进展,当然我们不能再等十年之久,希望能尽快取得突破。 我们能否加强合作?如果做到了,将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做不到,解决不了气候问题,将会有更多人丧生,会造成更多的损失和损害。我想我们能够做到,尽管有些难。 -
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线下国际会议开幕,难的不只是防疫
COP26预计总共将有超过2万人参会,冒险线下相聚,是因为线上谈判的效果实在糟糕。 评估减排力度、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落实气候资金承诺,这是COP26三项最紧迫的目标,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老话题——历届气候大会扯皮已久,一次次把难题留给第二年。 11月1日的领导人峰会上,英国首相约翰逊以苏格兰最著名的“儿子”——007特工詹姆斯·邦德的比喻开场,希望人类能够拆除气候危机的炸弹;美国总统拜登为上届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表达歉意;印度总理莫迪提出到207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不太具有雄心的目标成为当天的头条。 -
波恩气候谈判:首次没有“美国角”的大会,中国如何做引领者?
“中国碳市场万事俱备,已经上报政府审批,择日启动。” -
巴黎大会:“完美是敌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二分”局势,自主贡献体现了各个国家的减排计划,“universal(全体性)”成为会场的高频词。 -
气候谈判:旧制度已死,新秩序未立
政治家汲取了哥本哈根的教训,学会了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把难题拿到台面下提前解决。这导致利马会议虽不缺乏唇枪舌剑,但背后则是各国大多知根知底、不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