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国家补贴”的幌子欺诈乡下老人,何以屡屡得逞?
基本事实是有些商家打着“扩大内需”“享受国家科技产品下乡补贴”的幌子对乡下的无知老人进行欺诈。保姆涉嫌侵占老人250多万元:维护财产安全有多难
家政保姆行业,这些年也出了不少惊世骇俗者:杀害了十几位老人的何天带,纵火烧死雇主和孩子的莫焕晶,如今又来个尚未进入司法程序但涉嫌侵占250万私人财产的蒋爱珍,实在令人惊心动魄。此案因涉案金额太大,且涉及欺诈和虐待老人之案情,已在网上传扬开。估计警方和法院会比较认真、及时地处理。 但是,如果这些心怀叵测者相互学习,譬如学那个“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的犯罪经验,用更加狡猾的手段犯案,那么,普通公民的微小的个人权益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呢?三百块进的保健品,骗子是怎样八千卖给你爸妈的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欺诈,已经成为公害。有关部门一直在严厉打击,但依然屡禁不绝。传统的套路是,骗子拉着老年人嘘寒问暖,然后在租赁的房屋或酒店里大肆宣扬保健品的神奇疗效,把高价保健品推销给老人。最近,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骗子也改变了欺诈的策略,手法比以前更加隐蔽,取证难度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