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十年:转向大文大理?
虽然文理不分科了,但据韩昊观察,总体上,“80%的学生还是选择传统的文科科目组合和理科科目组合”。 “有不少之前中专或师专毕业的老师,没有经受过大学论文的训练,之前教文学鉴赏没问题,现在就教不了”。 -
苏华的2023年度书单
那一代的科学家大多是文理皆通的通才,对于何为好文自然有自己评判,但最首要的是真实,不能花里胡哨地浮白载笔。 -
高考赋分制比原始分更科学、更公平吗?
浙江实行赋分制,2022届高考选考物理的为73354人,选考历史的为150503人,后者是前者的两倍有余。尽管看起来高中不再严格分文理,但这其实反映了在赋分制下,高中生纷纷逃离学起来难、区分度高的物理(更趋向理科),一窝蜂进入学起来容易、区分度低的历史(更趋向文科),以至于两者之比小于1:2,这是不正常的。这种考生选考结构,对发展基础科学不利,也不利于学子将来的就业。 -
从张文理到张延哲
陈仪被执行死刑后,作为他的同案,张延哲在台湾幸免一死,甚至未获重刑。但具体的案情和刑期,由于两岸阻隔,至今仍迷雾一团。 -
首届新高考考生章欧宁:学会了随时提前规划人生|我这十年
新高考的设计就是为了根除“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文理偏科又缺失个性”三个老大难问题。浙江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在争议中艰难启动改革。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展望未来教育:打破年级制,让学习像电玩一样好玩?
孔子、苏格拉底等先贤,无论文理、不设年级,以谈话和辩论方式,传道受业解惑于少量有机缘、有天资者,数千谈客、嫡传几人。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 -
高考放榜 | 一周教育
以往的文理分科分数线不再沿用,高分优先投档线随之取消。 -
北师大招生办主任谈新高考志愿填报:提早了解高校和专业很重要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们的专业选择范围和以往大不相同,有的同学选择范围变大,有的却可能变小。 如果对专业的选择比较迷茫,或者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不够清晰,建议考虑选择文理基础学科见长的综合性院校报考,打好基础,未来转型会比较容易。 -
东南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文科生太多吗?错在因果倒置
东南亚国家,人口规模小,国家体量太小,无法支撑大量创新,只能依靠外部技术注入。既然如此,自然会影响其人才结构中的文理科比例。所以,东南亚不是因为文科生太多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应该反过来说,是因为国家体量太小,文科生才多。 -
高考志愿填报的迷茫和焦虑,早已化作一门庞大生意
南方周末记者通过百度搜索不完全统计,各种规模的高考志愿填报1对1专家咨询平台多达上百家,开价最高可达十几万元。 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没有统一标准,每家机构发证不一。梳理证书培训的门槛发现,大多数平台只要求学员是“本科以上学历”,本职工作身份不限。 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火起来和高考政策变化有一定关联。2017年,浙江第一批新高考政策下的高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面对不分文理科、高校招生要求等变化,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手足无措”。 教育部官网消息,通过百度、360等搜索“高考志愿”,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列靠前,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参与商业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