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ESG|苏州方案,厦门ESG政策的“镜鉴”
城市ESG政策需要有针对性,要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即使能级较高的城市,也需要找到自身推动ESG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领域。韩国迎来“双胞胎潮”:科技能否缝合社会“裂痕”?
韩国《朝鲜日报》2025年2月28日报道称,韩国双胞胎的数量变多了,2023年的23万名新生儿中,多胎儿有1.26万人,占比5.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两倍。韩国双胞胎数量变多,与政府不断推出生育扶持政策有关。 在过去十多年间,韩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激励政策以推动家庭生育,覆盖经济、住房、职场等多个层面,累计投入超360万亿韩元。从2024年起,1岁以下婴儿家庭每月可获100万韩元,约5000元人民币。 面对多年跌入谷底的生育率,韩国开始“另辟蹊径”,推行辅助生殖技术,包括降低试管婴儿(IVF)等技术的使用门槛,并将相关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城市ESG|六城发布政策,以ESG构建区域竞争新格局
将ESG理念拓展至城市维度,有利于突破城市发展的“唯GDP论”和“唯规模论”。目前发布ESG政策的六个城市中涵盖了一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传统工业城市等不同类型。提振消费,货币政策及时发力
中央多次强调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商业银行“阶段性”降低消费贷利率,也引发了公众更大的期待。在提振消费成为重要任务的当下,这将给市场传递明确的信号,有力地提升市场信心。城市放大招求贤:对人才的优待,应建立在增量资源的基础上
近年爆火的杭州,常年顶流的深圳,都验证了人才之于城市的重要价值。当下各地为了吸引人才,争相推出各项优惠政策,也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当然,对人才的优待,还是应该建立在增量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做大蛋糕,在外来人才分到更多蛋糕的同时,也不减少本地人分得的蛋糕。只有不断把蛋糕做大,才能真正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也才能持续不断地吸引人才,并与本地人一起,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长江上的换船生意
“你只要屏住呼吸,扛得过去,等到下一个高峰期来,一样还能挣钱。” “发展新能源船舶肯定是大势所趋,这对江淮运河、长江生态保护都意义重大。” “我们一下子投四个亿,如果政策不兑现,那企业就死掉了。”万年县教师“富余”:公共政策要适应人口结构与经济形势
公共部门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应该因事设人,而非因人设事。一旦某地人口减少、财政下滑,不再有那么多生产、纳税与消费人群的话,那么该地的公共部门就应随之调整,供过于求的那些公共服务也当随之缩减。美式新外交丨刊中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杨志勇:零基预算,要扭转预算中的“只能增、不能减”
非税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一次性安排中央单位上缴专项收益,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加较多。 同一年度的财政支出,在不一样的支出时间,12月份支出和1月支出,政策效果差异非常明显。 预算支出基数越不合理,零基预算改革的收益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