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省份年度审计报告:多地虚增收入、“三保”压力加大
转移支付不符合规定、财政收支管理不严格、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落实不到位、“三保”资金缺乏保障是常见问题。 截至发稿,仅有广西、新疆、西藏、陕西未公布年度审计报告。 -
国务院修“锁”, “关门”审查法规规章有望打破
中国的备案审查拥有人大、政府、党委、军队、法院检察院等五大系统。其中,人大和政府系统较易混淆。 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化,意味着政府系统的备案审查案例有望更多地被披露。在研究者眼中,过去,他们很难公开找到该系统经备案审查予以移送、纠正的案例。 反映了国家机关运行中避免强对抗、倾向用柔性方式有效解决问题的特征。 -
山西审计报告:26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存在问题
一户企业管理的大数据产业基金,将1亿元出借给了企业所属单位用于日常经营,8147万元长期闲置。 三户省属国企外包业务单价偏高,增加成本1.85亿元;三户省属国企外包业务虚增加工环节、层层转包,增加成本8660万元。 -
《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发布:中国政府不会承认仲裁庭作出的非法裁决
-
农村学生营养餐补助被侵占:莫让“吃饭财政”吃掉孩子们的饭丨快评
与过往类似情况不同的是,此次审计报告中展现了“挪用营养餐补助以偿还政府债务”等新问题。如果说“挤占”(sqeeze)“套取”(extract)只是常见的“雁过拔毛”、可以称之为疥癣之疾的话,那么“用于偿还政府债务”之类问题就等同于“拆东墙补西墙”,显现出地方财政的不小问题。 -
银团贷款第一城:金融化债的重庆样本
杨跃参与过银团贷款谈判,他透露,定融、短期拆借的债务都不能用银团贷款置换。银团贷款方案也要报银行总行审批。 12个债务重点省(区)就像“围城”,有的城市想“摘帽”,有的城市想“入场”。 2024年,重庆的关键词是发展。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出现了110次。 -
清理整顿后再培育:复制渤商所
开业以来,渤商所交易额达到9.5万亿元,涉及全国自然人80万,挂牌企业二百余家。 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渤商所带来的价值成正比,辉煌时期,渤商所曾是河北区前三名的纳税大户。 实物交付几乎不存在,大多数人从事无实物合约交易的目的是投机或对赌。 近年来,“培育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提法又重新出现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里。 -
治理医药产品回扣;提高医保补助标准|周一健
“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首次年度盈利”成多家创新药企年度财报中的关键词。 -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建立45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
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实施意见或工作方案,多数地方人大都探索建立了听取政府报告债务情况的制度。 -
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针对性措施或将出台丨报告解读
货币政策在应对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被寄予更高期望。 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这一问题可以确证,最高层显然对此问题有了充分和清醒认识,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已经或即将出台。 融资增信对应的是财政贴息,风险分担暗指省级担保,信息共享意味着将有更多信息资源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