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针对性措施或将出台丨报告解读
货币政策在应对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被寄予更高期望。
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这一问题可以确证,最高层显然对此问题有了充分和清醒认识,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已经或即将出台。
融资增信对应的是财政贴息,风险分担暗指省级担保,信息共享意味着将有更多信息资源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
责任编辑:谢艳霞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南方周末发现,其中“精准有效”的提法不同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精准有力”。同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篇幅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对于货币政策方面的内容从去年的3句话70余字增加到9句话230余字,内容明显增加。如何解读?
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南方周末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4年货币政策相关任务表述,核心是要采取更加灵活适度、更加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来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手段是强化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结构性货币政策,政策的目标导向也更加注重实效。
资金空转已获高层关注
“篇幅内容的增加,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货币政策在应对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被寄予更高期望,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郭田勇表示,货币政策历来作为一种总量调控政策。近年来,从货币供应绝对规模看,货币政策力度无疑是较大的,但也应清楚看到,大量流动性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内沉淀空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亟待疏通改善。
“货币政策传导的畅通与否,取决于央行-商业银行-企业机构这个双层机制的有效运转。”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亦对南方周末表示,“一方面要防止过多资金在银行体系或者金融体系内空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一些资金沉淀在落后或者低效的企业与产业领域。”
“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营安全和业绩考虑,不愿在处于调整期的产业投放信贷,承担潜在的风险。”郭田勇认为,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这一问题可以确证,最高层显然对此问题有了充分和清醒认识,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已经或即将出台。“今年监管层已关注到商业银行低息资金通过信贷或票据业务投放给非金融企业后,融资企业又通过存款或配置理财产品等方式将资金流回金融体系内的现象,并已开始着手对相关业务进行控制。”郭田勇告诉南方周末,“这只是监管层治理资金沉淀空转问题的一个具体表现。”
将有一系列举措实招接续出台
对具体业务的管控仅是治标,解决资金空转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不足,根本还在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应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4年货币政策的9句话中,有1/3与结构性调整直接相关。其中,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也首次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做好五篇大文章,就是在调结构。”郭田勇表示,“总量平衡+精准调控”将是监管层2024年工作的主基调,其中最突出的任务便是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特定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
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1月24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介绍2024年重点工作时透露,经中央批准,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郭田勇表示,最高层通过对央行组织架构的调整优化,从顶层设计上提高信贷政策实施的精准度。“预计接下来,货币政策在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方面,将有一系列举措实招接续出台。”
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具体指哪些领域?何海峰认为,从2024年来看,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与重点领域以及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需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双重功能,均衡投放新增信贷,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能,提供更大的支持。
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的堵点难点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及“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郭田勇表示,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普惠金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下了大力气,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这3个具体问题恰是进一步深入推进普惠金融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堵点、难点。政府工作报告直面问题,向外界传递出继续为中小微企业创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货币资金环境的信号。
“融资增信对应的是财政贴息,风险分担暗指省级担保,信息共享意味着将有更多信息资源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为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保持了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的一致性。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