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5万余个丨时政周报
2022年8月19-24日时政新闻回顾 2022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五万余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八万余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五万余人。 全国政协增补5名全国政协委员,两正部级干部出任政协专委会驻会副主任。 全国政协常委李和平在《人民政协报》发文建议,不再审批师范、医学、公安司法类高职院校和专业。北大五学者:以公民名义 促成“拆迁变法”
“凡是公民都有权利义务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建议。我们作为法学家,知道法律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能更好地提出建议,促进法律的立改废。”人民日报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
近日,一篇建议民营经济离场的新媒体文章引发热议,文章认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这种有悖常识的“奇谈怪论”,不出意料受到了压倒性的舆论批评,由此引发的舆情也提出了更为深层的问题: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如何看待民营经济的作用?怎样更好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深思。滴滴公布整改措施:顺风车下线个性化标签 深夜暂停接单
滴滴顺风车已于5月12日凌晨零点下线整改,这几天来我们开展了全面内部自查,并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批评和建议,现向公众公布阶段整改措施,滴滴将严格落实整改,请各界监督。“肉夹馍”的英文
美食英译的工作吃力不讨好,有些翻译因观点不同难有定论,任何人所提的建议都会被检视批评。汪洋出席食品安全宣传周再强调 “舆论监督”
汪洋强调,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揭露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发现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提出客观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天地侠影案”再次延期审理 被拘时间已过量刑建议
汪炜华这位在互联网上撰文批评新疆本地上市公司——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归博士”,自2013年10月被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拘以来,已失去人身自由长达14个多月。完全超出公诉机关对本案1年以下的量刑建议。提意见,没“穿小鞋”
我与前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这一段往事,有人认为只是“个案”——换成其他领导,你早就“死定”啦。这么说也不无道理。但我希望,各级领导能认真对待公民的批评建议,如果意见正确却不落实,那民众就会怀疑你是在做样子而不是动真格。革新“两会”制度,改善政治参与
代表们的询问权和质询权、选举权、罢免权、建议权和批评权等法定权利,并非不可实现。在1989年5月,湖南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曾就廉政建设与公司清理整顿问题质询副省长杨汇泉。3小时专题质询后的第二天,177名代表提出罢免议案。该议案通过,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罢免案。北京将研究学前教育免费
12月2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举行,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受市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报告时表示,有代表提出的“应将幼儿教育纳入全民义务教育体系之中”的建议受政策限制,尚无法解决。但北京已初步具备相应的经费保障基础,今后将着手研究并采取措施,将相关免费和补助政策向学前教育阶段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