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中的打假人丨记者手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双面打假人:市场清道夫还是敲诈勒索者?
在职业打假人泛滥的背后,是一场场围绕利益的激烈博弈。从曾经的暴利时代到如今的规范之变,打假江湖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危险的“消”字号鼻炎喷剂:戒不掉的神药,堵不上的漏洞?
南方周末记者送检的7款“消”字号鼻炎喷剂,检出同一种药物:萘甲唑啉。尽管血管收缩剂萘甲唑啉能在几秒钟内缓解鼻塞,但会在短期内培养起耐药性和依赖性,最终使患者患上药物性鼻炎。 一家“消”字号鼻炎喷剂厂商销售负责人坦言,以前都是往产品中添加激素,“后来有打假人大批量购买产品去送检,查得严了,不让添加了。我们现在找到了替代品,(添加之后)拿去送检是符合国家规范的”。 通过反复套用同一“消”字号批文,消毒品厂商可摇身变成消毒品代工厂以及代办消毒品备案的中介。一位“消”字号厂商透露,最低只需1.5万元就能帮客户完成全套备案工作。鬼秤猎手明暗生涯:挣扎在流量里,不愿当“职业打假人”
夏文瑞奔波于江苏、浙江、云南,每天10点出门,找路边水果摊、饭店、夜市做测评和拍摄,有时夜里10点才能歇脚。苦熬至今,他只有5.2万粉丝。 老黑强调,他干的是测评,而非打假。“很多职业打假人干得越来越没有底线了。打假是知假买假,但是我们是需要把它测出来,才能去打。” 整场打假的重头戏:如何收尾。这不仅要揣摩商家,还有平台与观众。受访主播几乎都知道,激烈对峙才有看点,但他们都否认自己会为此故意挑事。 猛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名早前喜欢砸秤的网红主播,如今反而向他表示担忧:再拍激烈对抗,这个赛道可能都要被干没了。打假人被判敲诈勒索二审改判无罪:职业打假的合理边界在哪里?
职业打假人的四种类型揭示了他们在市场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职业打假人的行为性质和效果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于市场乱象的有效遏制和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捍卫,也有消极的一面,即可能出现的“钓鱼打假”和敲诈勒索。不受理“知假买假”,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丨快评
必须要承认,职业打假对于净化市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惩罚性赔偿的激励,职业打假人也有更大的动机去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并向监管部门举报。在这个意义上,职业打假人实际上是监管部门的帮手。通过他们提供的线索去发现违法行为,比监管部门自己去大海捞针,效率要高得多。一图揭秘“论文工厂”背后的产业链丨漫热点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肿瘤的基因治疗》发布撤稿说明称,因论文图片中一把可疑的带有划痕的钢尺图像,该期刊3年前发表的1篇论文中的研究数据遭到质疑。这把钢尺还先后出现在另外3篇不同署名作者、不同期刊的论文中。4篇论文中的钢尺令人怀疑论文都由一家“隐身”外部实验室或第三方机构“出品”。该钢尺引发的质疑和调查,已导致4篇论文中的3篇被撤回。 相同布局的条形图,相似的文章大纲,不同小标题下的类似内容……在论文“打假人”眼里,这些稿件都由通用模板制作而成——只将文字和图片稍加调整,即可生产出截然不同的文章。截至2021年3月,据《自然》统计,已有约1300篇论文由“论文工厂”生产。以牟利为目的买假货算“恶意投诉”吗?打假的合法边界应厘清
对栽赃式打假行为,要坚决打击;对没有法律依据的打假,不应支持;但对“恶意投诉”的认定必须慎之又慎。毕竟,对社会危害更大的,是制假售假的不法商家,如果为了“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而实际上起到了纵容制假售假的效果,那就得不偿失了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食品打假人:像啄木鸟一样生存
杨林在打假圈内常被称作“大神”,专业,老到,7年来依靠打假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是,毕业于重点高校的他,鲜少和亲戚、同学往来。有人问起他的工作,他就说是“开网店”的。相比很多工作,他觉得“打假人”听起来有点“low”。他偶尔也会有价值感,但更多的时候是陷入自我怀疑,比如,自己做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业内深喉曝光低价燕窝:大量使用添加剂、边角料,行业缺标准
近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将辛选主播售卖的燕窝送去检测,“辛巴所售燕窝被检测为糖水”数次登上微博热搜。 11月20日,辛巴旗下公司辛选官方微博对燕窝事件的回应,指出王海提供的质检报告中含有燕窝成分:唾液酸。辛选已将产品送检,结果将在第一时间公布。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众多燕窝网红品牌走红,即食燕窝成为热门行业。南都记者采访了从事燕窝行业数十年的资深人士易女士(化名),据她透露,目前行业内对于即食燕窝的营养成分含量并无统一标准,这也导致了大量商家以次充好、用食品添加剂降低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