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拟立法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身教言传方能治标治本丨快评
每一名家长都应该了解与关心,孩子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什么,喜欢看什么书,热衷于玩什么游戏,上网看什么内容,课余时间去哪里玩,实时关注孩子的言思学行,这就需要家长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拓展孩子的思维视野,引导孩子建立正面积极的价值观,逐步培育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与自律能力,这将是从根本上解决上瘾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旦孩子的内在精神世界变得强大起来,那么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那些瞄准人性弱点的“上瘾”产品也将不攻自破。 -
中国为什么没有奢侈手表品牌?这蕴含着文科生大显身手的契机
随着多年的经济与技术发展,中国如今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强势产品,高铁、歼20战斗机、空间站、中国品牌的电脑、手机,这都是中国的强势产品。在这些产品的支撑下,中国货不再是一个低档的名词。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制造业的优势,转化为认知上的优势,就需要服务业的发展,金融、营销、影视、游戏,这些行业才能把中国品牌做起来,在认知上传播出去。文科生在其中大有可为。 -
“大学生沉迷网游”受关注:解决“上瘾问题”,“禁止”难以一劳永逸 | 快评
网络游戏之外尚有为数众多的其他“刷屏上瘾”行为,举凡短视频、短剧、社交媒体都在此列。沉迷网络游戏只是“沉迷问题”的一个面向,高科技产品设计出来的初衷就是让你上瘾:现实中“刷抖音刷到天亮”“玩手机两小时,晚自习两分钟”“一下班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情况非常普遍。 -
给爸妈买手机,真难丨记者过年
与店员的攀谈中我发现,这些年,智能手机也出现了一些细分品类——游戏手机、拍照手机应有尽有,但很少有“老年手机”。 -
打村BA、看斗牛与献唱:火热的贵州乡村生活融化了我
在这里,不分长与幼,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本地人与外地人,不分技艺精湛与粗糙,只要你想,基本上都行。我还注意到,这里的人,包括小孩子,年轻人,老年人,都不怎么喜欢看手机、玩游戏,用篮球、唱歌、跳舞来填充每天的生活,有效摆脱“手机控”,这无疑是乡村体育的最重要的时代性功效。卖冰粉的老奶奶告诉我,“我们这里天天都这么热闹,天天有人打篮球,天天有人唱歌、跳舞,我天天在这里卖冰粉”。 -
短视频和游戏正在“绑架”留守儿童:武大副教授的五年乡村调研
意识到沉迷手机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21年,上网课半年到一年,很多学生已经不适应回到学校的线下学习了。有些班主任反映,厌学比例急剧增加。 看短视频和玩游戏是留守儿童主要的上网娱乐方式。67.3%的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出现了手机沉迷的趋势,其中21.3%认为孩子严重沉迷手机,事态已十分严重。 在湖北省阳新县一所初中,2020年秋季开学之后,学校聘请军校出来的学生、退伍军人组成“教官团队”,参与手机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大约每年50万元,生均100元。 互联网是社会里能够填平城乡鸿沟、阶层鸿沟的产品,我们要把优质的学习资料输送到最偏远的地方去。但如何发挥放大手机的正面效应,迄今为止我没看到成功的。 -
新的一年,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写作丨养儿育女
我不断把自己的经历、心得分享给儿子,敦促他阅读,与手机和五花八门的游戏、视频、应用争夺他的时间和注意力。 -
一项数据说,在互联网娱乐上国人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远超游戏
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2021年Q2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内地移动网民为11.64亿,每日人均app使用时长5.1小时。其中,短视频占了29.8%,即平均到每个网民,每天要刷1.52小时短视频;即时通讯占了20.4%,即网民每天要聊一小时微信QQ钉钉,还包括刷朋友圈和微博;在线视频占7.3%,即要看0.37小时长视频,包括优酷、爱奇艺、腾讯、B站,还有各种直播;手机游戏其实只占了6%,即平均每个网民要玩0.3小时也就是18分钟的手机游戏。 -
米哈游,互联网大厂也买不到的游戏对手?
“更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刘伟曾如此形容二次元用户,“他们不同于其他用户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会为爱买单”。 希望面向更广泛受众的大厂,一时半会还离不开这些手机制造商把控的安卓渠道。主要针对二次元玩家的米哈游,则和只占30%分成的B站一拍即合。 新的一年,腾讯的“买买买”势头更加强烈,南方周末记者根据企查查统计,截至3月26日,腾讯已经投资了28家游戏公司。 -
大学里的生死课:知道最终归宿,才不会随便写遗嘱
“体验过身体不适的痛苦吗?” “你考虑过死后捐献器官吗?” “人活在世上究竟是为什么?” “如何看待遗弃老人的行为?” 胡宜安把思考题投影在大屏幕上,字体加粗,学生们则大多正低着头,关注手机上的游戏《王者荣耀》或淘宝。死亡离十八九岁的学生相当遥远,“痛苦”“捐献器官”甚至“活着为了什么”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