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沉迷网游”受关注:解决“上瘾问题”,“禁止”难以一劳永逸 | 快评

网络游戏之外尚有为数众多的其他“刷屏上瘾”行为,举凡短视频、短剧、社交媒体都在此列。沉迷网络游戏只是“沉迷问题”的一个面向,高科技产品设计出来的初衷就是让你上瘾:现实中“刷抖音刷到天亮”“玩手机两小时,晚自习两分钟”“一下班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情况非常普遍。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现象,引起全国两会一些代表委员的关注。有人大代表表示,当前针对未成年网民的各项游戏防沉迷限制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议通过适当提高网络游戏管控人群年龄等方式,建立起大学生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

这番言论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热议。其实,这个议题应当从两个层次来看:其一,是否应当建立“大学生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其二,如果建立这个机制,又是否能取得效果。

第一个层次:建立“大学生防沉迷网络游戏机制”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大学生沉迷游戏从而荒废学业、耽误人生、毁坏前途。无论从已经上马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来看,还是这项“大学生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来看,其初衷都是在于减轻乃至消除这一负面效应。

平心而论,“网络游戏害人”这个命题,在细化概念之后是符合事实判断的:确实存在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乃至耗费父母家人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4-03-13

回复@不喜欢白色耳机 : 别说大学生了。2024年02月14日报道《农村老人沉迷刷APP挣钱:每天上网7小时一天挣2块钱》这种要不要管一管❓❓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4-03-12

娱乐产业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吃饭。在中国古代由于人口增长快过超过了小农生产所能容纳的劳动力,大量人口就涌向城市,东汉时期都城洛阳就超过百万人口。北宋开封、南宋杭州、明清时期的南北二京都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像北宋汴京人的娱乐方式非常丰富:打马球、蹴鞠、踏青、烧烤、看戏、听曲儿、打马、相扑……应有尽有不亚于当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是对这一繁荣昌盛景象的描绘。北宋东京的樊楼与潘楼、明末南京的秦淮河、清末的上海滩十里洋场,都是娱乐业非常发达地方。古代王朝重农抑商,大量过剩的人口不能够工业化转移,娱乐业为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娱乐业,衣食无着的流民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破坏。所以清朝虽是历史上禁止“犭昌”法律规定最为严厉的王朝,但却也是史上最为“犭昌盛”的王朝,京师8大胡同,南方遍地花船,士子、官吏都把逛花船、喝花酒当作正常社交活动,视大清法律如无物,跟本就禁不了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4-03-12

影视、游戏、直播等丰富的快餐娱乐产品所谓奶头乐(Tittytainment,是titts与entertainment的拼合词)让大量过剩的人口有一个宣泄和沉迷的渠道,不至于对社会稳定造成破坏。经济下行带来的【口红经济】使得娱乐行业更是兴旺发达,呈现出全民娱乐之势。也许这是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引发的危机的唯一解决之道吧。 娱乐至上的心态也没有什么不好,庸才可参天,风云长宜放眼量,多余的人也有可能成为天择者,就像当初包括人类祖先的哺乳动物们匍匐在巨大恐龙的阴影下,白天躲藏在洞穴中,晚上才偷偷摸摸出来觅食,那些只有老鼠大小的小兽们绝对无法想象他们的后代有朝一日会成为地球的霸主,所以说生存和繁衍就是生命意义和价值所在,绝大多数人口生活意义就是《活着》。 要好好活着,在基本生存活命满足后(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容易达到,不至于会出吃观音土啃树皮局面),所以…

139****6263

2024-03-12

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人,竟然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绝对不让自己上瘾。

不喜欢白色耳机
回复

不喜欢白色耳机

2024-03-12

大学生沉迷于游戏,短视频。那成年人呢?沉迷于酒色财气吗?谁来防一下沉迷

139****6263
回复

139****6263

2024-03-12

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人,竟然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绝对不让自己上瘾。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4-03-12

就如同网络文学防盗版,只需要通过特定程序在文本中嵌入错别字。而防网游沉迷,只需要降低游戏画质,并在特定图块打上马赛克。因为,大脑的激励机制在于满足预期目标。如果预期和现实有差异,仅仅是一点不适,就会产生厌恶心理。同样,追求更大满足,那么要求就会更加“挑剔”。

186****9893
回复

186****9893

2024-03-12

不要总想堵,成年工作者都爱沉迷

行客
回复

行客

2024-03-12

说穿了,就是爱玩游戏的那个人有没有自控力,自控力强不强。不管制定什么法与规,都是外界因素干扰,最终取决定性因素的还是爱玩游戏那个人自控力如何。

九次方根
回复

九次方根

2024-03-11

纵使提案人初心向好,也不应该限制成年人应有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方仔
回复

方仔

2024-03-11

网游设计就为你上瘾的呀!这个问题就如同:为啥抽鸦片的意志力薄弱?

向往春常在
回复

向往春常在

2024-03-11

讽刺的是家长往往愿意投入大量成本提高孩子纸面上的分数,不愿意花精力培养运动和户外的爱好(是乐在其中的爱好而不是报个培训班就完事的那种)。恰恰相反,我觉得是过度压 抑导致成年之后的补偿心理让人沉迷游戏。

给您
回复

给您

2024-03-10

平时学习的时候我都不想游戏,在双休日的时候就开心的玩。学的时候不要想着玩,玩的时候不要想着学。不然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开心(;_;)

177****1859
回复

177****1859

2024-03-10

一谈网络产品上瘾就提“家庭、教育、社会问题”,“孩子从小缺少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和户外探索是因为孩子和家庭不想吗?多大的成本不知道笔者有没有了解过,上瘾也是有成本的,恰恰因为网络产品的获取快乐的低成本和正反馈的及时性,满足了孩子和大学生的需求,网络产品不像烟酒上瘾,更多的是对思想的侵蚀,从立法层面确实需要加以管制,防沉迷,不是不让玩,如果谈防沉迷都谈虎色变,那不知道是侵犯了谁的利益

DAVID应
回复

DAVID应

2024-03-10

可以参考游戏,把现实打造得更有趣一些。

180***5280
回复

180***5280

2024-03-10

很多社会现状,包括青年失业率高,和游戏沉迷没有任何关系!工作岗位就只有这些,远不能满足应届毕业生,而创业的风险又远高于打游戏。

永无止境
回复

永无止境

2024-03-10

嗯 要有兴趣爱好或者目标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3-10

每个成年人都要为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