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对抗高血压、糖尿病,全国政协委员姚树坤谈智能管理慢病
慢病有共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例如体重超标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地位仅占15%。如果我们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调适和戒烟限酒)做得非常到位,就可以有效预防慢病。 建议国家层面制定AI全民健康管理的相关政策,并有顶层设计。此外整合多方力量,例如把智能监测和智能健康管理整合在一起。另外,尽早开发出适合国民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大模型,以便高效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AI可以参与“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我们希望能实现两个目标,降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病的发病率,降低慢病的早残率。研究:2050年全球男性癌症死亡人数将增加93%|周一健
研究指出,吸烟和饮酒是在男性中普遍存在、且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戒烟戒酒仍然是降低患癌风险的好办法。- 01:34
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最好在35岁以前
过去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戒烟在任何时候都不晚。35岁以前戒烟,能避免90%吸烟所致的心脏病;在40岁及以前停止吸烟,则可以将死亡风险降低约90%;近期,美国癌症协会、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于《美国医学会开放存取杂志》上的一项大型研究,再次验证了此前的研究结果。 35岁前戒烟,效果与不吸烟相当
一项大型研究证实,吸烟者如果在35岁以前就戒烟,将会与从不吸烟的人一样拥有正常的寿命和健康。为什么有的人吸烟不得肺癌?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不同的人对吸烟导致的肺癌易感性存在差异。一些人对吸烟诱发的基因突变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抑制突变在体内的进一步累积。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公司要求戒烟后才能入职,你支持吗丨来说说看
来这里,亮出你的观点,马上送你上热评!卫健委明确电子烟“危害健康”:监管办法正研究,严防青少年上瘾
“调研显示,中国15岁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从2015年的0.5%上升到2018年的0.9%,据此推算正在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为1035万。”使用电子烟可能致人更容易使用卷烟,尤其是青少年。 我国吸烟人数超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此外还有7亿不吸烟者,被迫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健康危害之下。 严防青少年、女性等重点人群接触烟草包括电子烟;推进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场所的无烟环境建设;推动解决电子烟等重点问题,研究制定监管办法等,都是目前的控烟工作重点。“你戒游戏,爸爸戒烟?”两份合约,两样童年
童年之幸或不幸,其实与外在客观条件没有因果关系,却与家庭内在养育观念直接关联。当下做父母的,可有多少愿意又有多少能够为孩子去改变自己?为健康,请戒烟吧
国家科技进步奖需要什么样的“烟草味”?
国家科技进步奖向带动烟草销售的技术伸出橄榄枝,不过是为国际上批评中国控烟是“狐狸坐在鸡笼里讨论如何保护小鸡”又提供了一个把柄而已,若是“进步”,也只是欺瞒手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