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吸烟不得肺癌?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不同的人对吸烟导致的肺癌易感性存在差异。一些人对吸烟诱发的基因突变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抑制突变在体内的进一步累积。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朱力远

2015年2月13日,四川富顺狮市镇,吸烟的老汉。 (视觉中国 贺延光/图)

吸烟会致癌,这在科学界和公众认知里都已经是常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很早就将主动吸的烟和被动吸的二手烟全部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能看到很多吸了一辈子烟的人并未得过癌症,这些身边的案例常成为一些吸烟者反驳吸烟致癌的论据。那么,为什么同样都是吸烟,有的人得了肺癌,而有的人不得呢?

最近,美国一项针对吸烟者的研究,通过细胞和基因层面的实验室分析,尝试给出了一种解释:一些人对吸烟诱发的基因突变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抑制突变在体内的进一步累积。

应对突变的能力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DNA中发生的异常变化,除了少部分由遗传而来外,相当多的突变是后天获得的,体细胞中这种自发的突变累积,人们虽难以察觉,但这一进程会贯穿人的一生。大部分的突变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然而随着突变的不断累积,这些来自环境、食物等诱发的突变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会导致癌症,加速人的衰老。不少研究已经发现吸烟的肺癌患者其肿瘤细胞中一般会有数以万计的体细胞突变。

而最新研究正是以肺部细胞为对象,对比不同吸烟历史和年龄的人相关体细胞突变累积的情况。结果发现不吸烟的人突变的频率随年龄变大而增加,吸烟的人突变频率则显著升高。由于吸烟者中肺癌的风险一般与吸烟量的大小有关,研究人员还将突变的情况与吸烟量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发现突变基本上随着吸烟量线性增加,但达到一个点后,吸烟量的增加没有再带动突变频率的进一步增加,显示来自吸烟的癌症风险可能达到了一个趋于稳定的状态。这一研究2022年4月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研究中吸烟者体细胞突变的增加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我们的研究确实也显示在避免突变上,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应对突变的能力可能在吸烟导致的肺癌风险中发挥作用。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对吸烟所致肺癌的易感性存在差异。”参与这项研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系研究人员黄振球告诉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XM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5)


180****2803
回复

180****2803

2022-05-25

机关单位特点,男性多,抽烟觉得理所当然,根本不顾旁边有讨厌烟味的女性和不吸烟者,特别是吸烟者是领导,没法正面刚,只能转身就走,拒绝抽二手烟!!!!

188****2964
回复

188****2964

2022-05-22

因人而异 个体差异

o社会叔o
回复

o社会叔o

2022-05-21

拿个例以偏概全

莫失
回复

莫失

2022-05-20

没生病的时候劝了20年不管用,120拉走一次就戒掉了。这就是人性吧。在病床上输着液插着管子的时候,劝戒烟效果最好。分享一个身边的戒烟案例。

张玺
回复

张玺

2022-05-19

人性就是只看自己想看的方面。

飞畅
回复

飞畅

2022-05-19

人多了,如果都是,吸的更多😊

人民导师

2022-05-19

一个人的时候,就很容易吸烟,人多了就不会吸

人民导师
回复

人民导师

2022-05-19

一个人的时候,就很容易吸烟,人多了就不会吸

请叫我落落同学
回复

请叫我落落同学

2022-05-19

酒精,烟草早已被证明是一级致癌物。 接触越久,风险越大,赌枪里没有子弹的想法不可取。

183****2883
回复

183****2883

2022-05-19

吸烟和肺癌不是必然因果关系,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什么事情都不是必然的因果的,即使是相同剂量的有毒物质作用道不同的人身上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但不能说明它没毒,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古人说得好,人食五谷哪能不生病,就像活着生病就会死一样,肺癌只是终结的一种方式而已,一味地强调吸烟会得肺癌以此劝诫大家戒烟就和一味地强调婚姻是必需品来鼓励年轻人结婚一样,对于未知的且不可预知的好与坏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立足当下,采用更实际的办法,没有什么事必须去做或者不能去做的事情,只是做每件事情或者不做的每件事情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已,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抉择,即使悬而不决,也许某一刻我们会下定决心朝着某一个方向义无反顾的走去,毕竟一个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也不能同时横跨两条路,终有分道扬镳的一天

南周用户_4631601
回复

南周用户_4631601

2022-05-19

最讨厌抽烟!!!

无法停止思考的老王
回复

无法停止思考的老王

2022-05-19

因为某些人确实对致癌物质有更强的适应性,所以就有了幸存者偏差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2-05-19

所以,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永远是所有疾病中最短的。​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2-05-19

所以,癌细胞是否最终转移取决于癌变细胞种类和癌细胞自身的状态。 对于癌症治疗,首先要明确是什么样的致癌因子引起的,致癌因子的物质存量。然后研究致癌因子的清除制剂。辅助对癌细胞的必要控制,如抗癌药,化疗,切除。 癌症永远不是一个概率问题,而是一个积累问题。有人得癌症,并非是身体不强壮,而是特殊的防御机制过早激活。有人没得癌症,是因为在得癌症之前就因为致癌因子的危害死了。但是,无论自身情况如何。远离致癌因子永远是对的。不抽烟,远离危险化工品,不食用有毒有害食品等都是防癌治癌的根本办法。 癌症是否会消除,答案是不会。因为它本身就是对危害的防护,对机体的自我保护。但是在这种不会同样也是指长期以来人们治疗癌症在认识,方式和手段的错误。不仅越来越极端,而且越来越离谱。他们在用患者的存活时间实验癌细胞的生命力。那么,如果癌细胞失去生命力,致癌因子又靠什么来防护。所以,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永远是所有疾病中最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2-05-19

癌症是机体特殊的防御机制。真正恐怖的不是癌细胞,而是致癌因子。癌细胞是为了控制致癌因子而从普通细胞癌变形成的。所以,关键不是杀死癌细胞,而是清除致癌因子。我认为癌细胞晚期,仍然适用于癌切除手术,但是不只是一次手术。每次切除一部分,然后放置一部分人工培养的接近不含有致癌因子的癌细胞。预期,在致癌因子逐渐清除稀释,癌细胞会自我消亡。 癌细胞同样存在自我消亡的机制,但是由于自身特殊的防御职能,所以被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增殖能力。有些时候,对于癌细胞,机体不仅选择不杀灭,而且选择协助。典型为三阴性乳腺癌。 很多癌症患者的死亡,并不是由于癌细胞耗竭机体营养,而是癌细胞由于真正失控释放的无序物质,毒害机体,引发死亡。 癌细胞的转移,并非癌细胞有意脱离,而是物质代谢过快。胞吞胞吐过程中,细胞膜表面黏蛋白被消解。所以,癌细胞是否最终转移取决于癌变细胞种类和癌细胞自身的状态。

制造强国梦
回复

制造强国梦

2022-05-19

戒烟万岁

微博黄铸
回复

微博黄铸

2022-05-19

还是不吸的好

若西西脑西西
回复

若西西脑西西

2022-05-19

你幸运了躲开了,你周围的人都替你的毒烟买单了!

Vai-Sarah
回复

Vai-Sarah

2022-05-19

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一辈子也没出过事,可不能因此就说遵守交通规则没用,或者不论是谁不遵守交通规则都不会出事[doge]

Grinch1982
回复

Grinch1982

2022-05-19

“应对突变的能力……

沙滩上de马鹿
回复

沙滩上de马鹿

2022-05-19

身体素质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