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竖屏短剧:站在风口野蛮生长
2023年被从业者称为“付费短剧元年”,短剧领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伴随着众多评价参差不齐的作品问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使得短剧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正如娱乐产业中任何新兴趋势一样,短剧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曲折,表面繁荣掩盖不了题材重复、侵犯版权和内容低俗等问题。不过野蛮生长中的短剧行业也在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调整,逐步从无序粗放走向规范专业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最严短剧新规”后,“一天写一部剧”成为过去
投资额30万-100万元的微短剧超过一半,新规对它们的影响更大,具体取决于当地省级广电部门的审核力量。 “原来小程序赛道的短剧学聪明了,成立账号依附于抖音、快手,将审核压力和责任转移,后者愿意接手,是希望可以抢占传统视频网站的市场份额。” -
微短剧新规出台后“总裁”“娇妻”扎堆:“电子榨菜”为何口味单一?丨快评
对社会大众而言,网文也好,短剧也罢,其都是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电子榨菜”。短剧的爆火与“总裁扎堆”“女频IP占优”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成因。 -
微短剧不能“一爽了之”,抖音快手微信公布相关备案细则
-
美国短剧第一平台:“内容全球化是个假命题”
“短剧的核心仍然是快爽型内容。全球用户对霸总的理解不会有太大偏差。” “你们有买量冲榜吗?”“没有。” “国内靠充值的话,可能110%-120%的投资回报率就能赚钱,海外投放至少要做到200%才可能挣到钱。” -
老人演恶婆婆月赚4万,恶婆婆成了流量密码?
如今,微短剧在短视频平台方兴未艾,一些以“恶婆婆”为主题的微短剧,是电视剧时代“恶婆婆”的浓缩和放大,只要观众的情绪被成功挑起,就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流量。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恶婆婆”短视频为何走红。 -
专题
网络微短剧,狂飙与刹车
-
短剧制造者:哪有什么一夜暴富,不过是流量的打工仔
这门生意看起来很“有钱”,但实际上很难赚到钱,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利润率不会超过10%。九成收入要用来付抖音、快手、微信的广告费,它们才是短剧爆红的幕后推手。 这种高反转、高频率、快节奏的剧情,为的就是让大脑停止思考,“你一思考,我就失败了,”一位短剧制作人说,“回头你一思考,就会想这钱花得值不值了。” 女频剧消费者,都是奶奶或妈妈,最受欢迎的题材是虐恋和甜宠。看短剧的男性比女性多,战神是最受欢迎的题材,其次是赘婿。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个行业真正能赚到钱的不到10%,90%都在亏钱。可大家只看到了‘狼吃肉’,没有看见‘狼挨打’”。 -
微短剧的“危险”狂飙
-
既嫌弃又上头,霸总式微短剧正成为00后的电子榨菜?
无论庸俗或低俗,微短剧是对观众的讨好与谄媚,迎合的不仅是人性的某些本能,也极力通过贩卖情绪来制造流量——这种情绪由“恨”与“爽”组成,很多微短剧让人想起公众号时代的咪蒙,有意思的是,转型后的咪蒙也成为微短剧的幕后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