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者丨聂华苓与“国际写作计划”:这是我的果实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颜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无论是在创作视野、方向,还是深度方面,聂华苓的“国际写作计划”对中国作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0年代初,聂华苓到访武汉,对后来以武汉大学为首的作家班的创办产生深刻影响。武汉大学於可训教授曾在《我记忆中的作家班》一文中写道,“武汉大学作家班,虽然是插班生制度的产物,但创办作家班的某些基本理念,却是受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影响……” -
姚大力的2023年度书单
如果你问,当代学术界还有没有人保持着宽厚尔雅、举重若轻的学术绅士气度?我首先就会想到唐晓峰。 -
刘香成:用照片记录那个年代的中国
外国记者身份与华人面孔,让刘香成能顺利展开工作。据统计,1979年至1981年,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65%的图片都是刘香成拍摄的。他的照片保存了中国那个年代的记忆,画面中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平民百姓;既有进行中的农村经济改革,也有城市里逐渐增多的巨幅商业广告和现代化设施。 “今天,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想要理解这个复杂的国家,都不要忘了,那些已经永远成为历史的图片,曾经就是几亿人真实的生活方式”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摄影师老安的中国奇幻漂流:“大家都特别随和,就是很闪亮的日子”
1980年代初,老安到复旦大学留学,他带着一台尼康35毫米单反四处拍摄,上海、杭州、南京、厦门、泉州、青岛、三亚、昆明、成都、重庆、河南、北京……中国的城市和乡镇角落被他拍了个遍。几千张照片中的一部分,集结成为影像作品《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余华在影集的推荐语里写道:“老安的照片,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这一张张或安静或活跃的黑白照片里,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如何挣脱束缚,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
图伊曼斯 当你对图像产生怀疑,思考就开始了
“在20世纪80年代,绘画被边缘化,艺术家们越来越多地从事电影、录像、雕塑和装置艺术,图伊曼斯几乎是独力保持在绘画这一媒介领域,并在年轻一代画家中创造了一大批追随者 “他对当代图像是如何产生的有一种独特的理解——那些与我们的集体记忆相联系的图像,那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它们好像是我们共同经历的一部分”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他的童年,你的童年,我的童年 ——从20后到90后作家们的童年记忆
编者按:你什么时候回忆童年呢?忙碌的人们停不下来,可是一旦停下来回忆片刻,谁不怜爱那个也许遥远,也许不太遥远的自己呢? 生于1950年代的作家高建群说,他写完这则应南方周末编辑之约的童年记忆后,止不住哭了很久。 生于1920年代的王鼎钧,是我们能约到的最年长的作家,他今年96岁高龄了,在纽约定居多年,自从少年时期离开山东老家,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对他来说,童年和母亲永远留在了那个地方。这里面除了前南方周末主编左方、画家杨先让和编剧郝建教授之外,其他都算专门写作的人。每个作家只有五六百字的篇幅,而勾起的情思是绵长的。——你也借此回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吧。 -
发小的疑案
我生于七十年代末,随着年纪的增长,和我一起长大的发小们要么考大学离开了家乡,要么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有的打工去了南方,有的淘金去了新疆,离多聚少,平时又少联系,故大多数记忆都停留在儿时的印象,一直到铁吨被杀。 -
芳华已逝:空政、海政等各军兵种文工团正式退役
“不再保留各军兵种文工团。” 2018年9月27日,随着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的正式确认,空政、海政文工团等军兵种文工团带着数代人的芳华离去,而文工团这个历史韵味十足的组织,也再一次面临重大改变,在文化活动缺乏的年代,凭借大量佳作,文工团丰富战士文艺生活,也走出军营,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
无中生有的青春 叶永青的1980年代川美记忆
1980年代的四川美院,涌现出一批创作实力与影响力兼具的画家,以罗中立、何多苓、周春芽、张晓刚、叶永青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表现甚至被称为“川美现象”。 -
阮义忠台湾故事馆,未发表的十万张老照片
“民众感谢我替他们保留了连他们自己都忘掉的记忆,让我感觉,那些老照片的力量现在才开始真正地展现。那是台湾黄金年代的共同记忆,也是这个岛上人民的共同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