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岛上人民的共同乡愁”阮义忠未发表的十万张老照片

“民众感谢我替他们保留了连他们自己都忘掉的记忆,让我感觉,那些老照片的力量现在才开始真正地展现。那是台湾黄金年代的共同记忆,也是这个岛上人民的共同乡愁。”

责任编辑:邢人俨

阮义忠整理旧作,就是与年轻时的自己竞赛。这张1978年拍摄的台湾多纳部落的底片,由于光线反差太大,当时阮义忠没敢碰,如今他技术娴熟了,终于能将它洗出来发表。(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4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阮义忠台湾故事馆,未发表的十万张老照片 》)

“民众感谢我替他们保留了连他们自己都忘掉的记忆,让我感觉,那些老照片的力量现在才开始真正地展现。那是台湾黄金年代的共同记忆,也是这个岛上人民的共同乡愁。”

台湾摄影家阮义忠有三处住所。新北市的房子是家;台北艺术大学对面的关渡山居,是他每周授课的歇脚处;台北的“三峡仓库”则主要堆放他的旧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他办《摄影家》杂志时与布列松、克莱因等世界摄影大师通信的原件,以及摄影四十多年留下的所有底片。

阮义忠曾被誉为“中国摄影教父”。年入花甲之后,他自称“照片越拍越少”,“期许未来的十年间以文字为重,再有十年,就重拾画笔。”不远行的日子里,阮义忠就流连于三处住所。早起晨走,观赏刚刚苏醒的新店溪和观音山,回家后听黑胶唱片,观赏客厅的《松风阁诗帖》,俨然功成身退、安度晚年的状态。

2017年,67岁的阮义忠忽然忙碌起来,重新燃起对摄影的激情。“四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像最近半年来那么疯狂。”阮义忠感叹,“每一天眼睛一睁开,只要喝杯咖啡,我就进暗房(洗照片)。”

故事缘起于2017年初,阮义忠家乡宜兰的美术馆邀请他举办一场大型摄影回顾展。阮义忠的摄影作品已经结集出过十本书,代表着他摄影生涯的十大经典主题。“我只要一个主题挑10张,也有100张了,大可以把一个美术馆的空间摆得很像样。”阮义忠回忆,“可是后来我又想,这太容易了吧,做任何事情如果很容易都不过瘾,一定要想办法变成一个很大的工程。”

最终,阮义忠的“大工程”是展出从没发表过的,关于家乡宜兰的老照片。整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