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官场“墩苗”行动: 5厅官任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就是一个“吃劲”岗位:山西省委寄希望于县委书记一职让他们“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 要求这次选派的5名干部全身心在县区工作,不设时间表,不搞晋升“路线图”,让干部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历练周期。 一场“墩苗”行动已经启动,山西还将陆续选派年轻厅级干部到县委书记岗位任职,选派年轻处级干部任乡镇党委书记。山西“书记市长真人秀”的官场试验
11个地市的书记、市长最近陆续出现在山西卫视一档真人秀节目里,以演讲的方式为各地旅游代言。一个市长演讲时手不停地在抖,“一看就是紧张”。很多地方主官没想到这个节目播出效果不错,后悔当初没好好准备,“有些官员在录制节目之后回去恶补旅游知识,担心还有下一场。”晋官这一年
应对官场“塌方式腐败”:为了确保“甄别”这个词用准,省委组织部的官员翻了词典。而和反腐同样令官员揪心的是山西的经济形势。基层公务员们最近议论得最多的不是反腐,而是“会不会发不出工资来”。山西要“补官”,也要“减官”?
这些年,山西通过查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在反腐路上先行了一步,有无可能在重建官场时改革力度大一些,在“减官”方面走在前面呢?山西代表团谨慎表态度 “找准问题,也给山西鼓鼓劲”
2014年,山西官场的塌方式腐败举国震惊。“我不来,媒体报道说我为什么不来;我来了也拍个照片报道。我知道,我是焦点人物,大家很关注。”原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老虎”、金主与掮客 山西官场反腐背后
自十八大以来,已有五十余名山西官员被调查,几乎可以用“官场矿难”来形容其猛烈动荡程度。包括山西首富张新明在内的数十名当地商人,亦牵涉其中。这是一个盘根错节的网络,在“树根”边缘,依附着一些“虎仔”,一些在体制内,一些在体制外,凭借“老虎”的掩护在市场牟利后再反哺。山西官场强制“再造”
新任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决心整顿吏治。山西官员们意识到,整个官场的强制“再造”,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