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强医生:我相信责任的力量丨我信
张强,一位久负盛名的外科医生,一位跳出体制内的创业者,2022年,因为在上海疫情封控中骑行40公里为员工开工资,再度引发关注。面对未来,他说“保持警惕,不要害怕”。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 -
航天勤务队:我相信中国航天丨我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任务频频,但在火箭腾空背后,道路封控,警卫执勤,紧急救护,航天员保障……这些“小事”都归他们管。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 -
从封控到放开,海外抗疫经历了什么
在世界各国的防疫政策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信任与协作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开放不只是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个会经历政策反复回调和阵痛的过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袁杰:我也经历过封控,比较能共情
孩子玩手机其实只是一个表象,他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在家里面得不到满足,就会去找一个替代的满足,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话,就会去虚拟世界。 我们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但我知道它总会结束,过程当中有很多不确定,但重要的是做我们真正可控的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02:19
广州卫健委:管控区快封快解,核酸不扩范围,符合条件可居家隔离
11月30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要求,广州各区正在进一步优化相关防控措施,包括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科学开展核酸检测、加快疫苗接种。 -
广州卫健委:管控区要“快封快解”,时空伴随不作为密接标准,符合条件可居家隔离
-
我在广州管控街道接热线:电话主要来自上班族和老人
独居老人拨打热线,问怎么突然被“封”了,是不是疫情很严重。他们不常上网,无法及时获取防疫信息。 上班族拨打热线,关心如何向公司报告社区的防控政策,这关系到他们的居家会被视为无薪事假还是带薪工假。 宠物主拨打热线,诉说人被隔离在高风险街道,但狗狗还独自被关在家里。接线员设身处地,“就想着快点把这个需求传到社区”。 -
00:55
重庆缙云山下 夜幕中几千骑士待命
8月25日晚上,重庆北碚区的缙云山山上的火苗一度接近隔离带,众多消防员和战士都是守护最后的隔离带。山下进山口,有上千辆摩托在等待着运输救灾物资上去。据北碚发布,25日23时,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明火已有效封控。26日凌晨,一救火点现场传来欢呼声。 -
不能“吃香喝辣”、马路杀手减少,人类封控在家,动物作何反应?
封控之前,貉粪便里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梭子蟹这类川派或本帮美食,跟着人“吃香喝辣”。封控期间,居民产生的垃圾大幅减少,并且严格闭环处置,貉只好努力在野外觅食,粪便中植物果实和籽粒的成分增加了。 -
观察自然:封控生活里的一束光
“人与大自然的联结,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 一群因为疫情出不了门的普通人——学生、老师、手工艺人、退休老人……通过角落、阳台和窗户观察曾被自己忽视的自然,在小区找到了43种野菜,在校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绶草,在阳台识别出79种鸟类。 生态心理学有一个“亲生命假说”:因为大自然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人类天生有接近自然的需求。当人处于自然之中时,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恢复因繁杂的城市生活而退化的注意力。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23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