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琳:在巴尔干,我尤其感到外部世界的虚伪
“我在巴黎街头碰见小偷,向本地人抱怨时,他们总会说c'est la vie(这就是人生),谁在巴黎没被偷过呢?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巴尔干半岛,讲给西欧人听时,他们会觉得我去了一个白天是土匪、晚上是杀人犯的惊险地带,然后说,‘看,那里就是不能去。’我以前碰到的德国朋友,他们开房车在巴尔干半岛旅行时,如果发生事故,会觉得是整个半岛的问题。这就是双标。” “仅从巴尔干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我认为人们是需要遗忘的。记忆有时候有偏差,最后大家记得的只有仇恨,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无益……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见面,点头说你好,无论我心里是否情愿,这是维持文明不至于走向失控和暴力的基本”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靶向生物制剂助力重度哮喘患者告别“失控”人生
没管好钱的中年人,决定扭转“失控”人生
抑郁少年的失控人生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的挣扎与失控却鲜为人知。 “成为抑郁症病人”是不可控的人生插曲,但对人生的影响实在又模糊——无法预测来由与尽头,急遽放大了一个人在青春期所要经历的挣扎——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