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跟想象中不太一样”:学者宋杰的地理视角
“当时北方到长江的水道,尤其是江淮之间的水道只有两条,一条是后代的大运河,当时叫中渎水,再就是濡须水。尤其是中间的濡须水,因为当时中渎水老堵,曹丕有一次半路上过不去,船淤在那儿了,急得他差点要烧船。”穿越濑户内海:日本海上丝绸之路
狭长的濑户内海既是日本的京杭大运河,承载着地方和京畿的物质和文化交流,也是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朝鲜与日本往来的必经之路,在美国黑船打开日本大门之前,濑户内海几乎是日本唯一的对外交流通道。 因命名“丝绸之路“而闻名遐迩的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称濑户内海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之一”。寻访汪曾祺的高邮
近二十年,汪曾祺可谓声誉日隆,连中小学生都知道。听说高邮建了汪曾祺纪念馆,想去看看。用钱锺书先生的比喻,是喜欢鸡蛋,还想拜访一下鸡窝。异乡里的异乡人
在年复一年的聚散离别中,在纷然向上的无尽生长中,在永不停歇的奔波流动中,异乡就是故乡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大运河漂来的两宋梦华
淮食杂俎,何以淮安
2021年淮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美食之都”,和之前入选的成都、顺德、澳门、扬州平起平坐;但私下里不得不承认,淮安在美食上的名气,远逊于这四个城市。 淮安地区南北饮食习惯有不小的差异,古淮河以南接近扬州,以北接近徐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因为南宋正是在淮河一线,与金、蒙古对峙了一百五十年,足以造成这个差异吗?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遗民泪:汪元量见证的宋室北迁
宋室虽然黯弱,南宋亦多昏君,但两宋皆无暴君,并且驭人宽厚,藏富于民,故而民众对帝国的灭亡才会生出如此强烈的同情,才会有包括汪元量在内的诸多文人把自身视作大宋遗民。 汪元量诗学杜甫(地理版发表于2017年的《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题目即出自汪元量手笔),随南宋王室北上期间,他的满腔心事化为一路吟哦,故而数百年之后,我们还能根据他的作品,还原这支队伍的漫漫北行路。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18日《南方周末》)穿越宁静之海
无论从北上广深哪个城市出发,飞往大阪都会经过这片宁静之海:濑户内海。作为连通本州、四国、九州三岛的海上通道,濑户内海也可以被理解为贯穿日本列岛西南部的一条超级大运河。- 01:52
探访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唐风重现!探访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跟随一众游客走上沙飞船,四面是360度环幕。环幕上,运河两岸风土人情、市肆繁华美不胜收,参观者仿佛在真实的运河上航行,次第经过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路溯游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