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终点乱象:“马拉松营销”不能顾此失彼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举办马拉松不是只为赶热潮,而是算好了明明白白的社会经济效益账,寄望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拉动文旅消费。 赛事组织失误,给参赛选手和公众带来的观感是很差的,让人有“草台班子”之感,对举办城市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与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初衷背道而驰。 -
运河边上的“扬州慢”,李白邀你感受的松弛感
扬州值得慢慢游。 -
网红城市半年报:“破圈”的法则与挑战
城市形象传播在2024上半年已然来到一个关键抉择点:当“网红城市”声量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时,网络流量是否依然是城市传播中的“KPI”?城市管理者又该如何正确运用和发挥网络流量对于城市传播的价值? 形势越发多变,抉择就在眼前。因此,研究团队首次以半年报的形式,探讨当前已然出现的关键话题。在我们看来:成为“网红城市”不是终点,而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新起点;打造“网红城市”也不仅是传播的课题,而是城市治理、营商环境、文旅发展等多个要素相互促进的综合产物。这是一场“持久战”,而非“突击战”。 -
《黑神话:悟空》与山西“破圈”:游戏“取景”与文旅“取经”
游戏IP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动、与地方文旅的关联,消费品之间的互动,给予了各方无限的想象空间。 -
“让个人流量变城市热度”,菏泽为网红郭有才连夜铺路
郭有才的直播间卡了。太多主播早早等候在菏泽南站,占据了流量通道。联通、电信陆续派出应急通信车,增加基站。 菏泽南站几乎一天一个样:加基站,安排公厕,免费的水和大锅菜,芍药免费送,手机电量随便充……最令人瞩目的是路面连夜翻修。 “个人IP确实短暂地给城市文旅带来活力,但它的力量还比较单薄。”孙佳山认为,当个人行为涉及城市形象,政府也应适应新的媒介形态。 -
阿勒泰:从荧屏到旷野,“草原20分钟”与“游牧经济”的畅想
汉族少女李文秀一家,与哈萨克族牧民在阿勒泰守望相助。该剧在社交网络好评无数。有观众留言:“看完最后一集,有种在新疆旅游结束后的失落。” “取景产业”的利好并不仅仅停留于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对旅游业的加成。其背后的影视服务产业,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专业化、分工化的产物。 《我的阿勒泰》可以说是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成功的区域形象营销案例。除了发展文旅,新疆阿勒泰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产业及经济是否有别的出路? -
在小红书的笔记里,城市文旅正打开新的一页
-
甘肃的麻辣烫经济学:游走在情绪价值和算法之间
甘肃这片不缺“底蕴文化”的省份,具备了能够扩大流量优势的先决要素,配合文旅的全方位融合及服务意识,“城市—政府—游客”带来的神奇张力,城市文旅消费的火花又一次提振了各城市发展与宣传的信心。 -
文旅内卷折射的地方焦虑
在拥挤的网红局长赛道上,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红。吴姣姣注意到,不少局长荒废了账号。那位带着十几号人来“亮剑”的文旅局副局长,发了十来期视频,没达到预期效果,加上业务工作繁忙,“没有搞成”。 榕江曾在一年半时间内策划过5次城市IP塑造活动,均未出圈。原因在于政府大包大揽,缺乏群众参与,活动不具有可持续性。 文旅行业的内卷升级到城市这一量级,而这背后的资源调动,已经超出了地方文旅局的能力范围。 -
到哈尔滨中央大街“抢人”
鞍山文旅团来哈尔滨前,赵萍曾将行程告知了哈尔滨市文旅局和黑龙江当地媒体,但在这个游人密集的城市,他们要给自己创造更多机遇。 赵萍说此次去哈尔滨做推介,是觉得哈尔滨旅游火爆,应该研究借势宣传,激活自己的旅游市场。 赵萍透露,网民给鞍山的留言有5万条,说鞍山好或者不好的评论,他们都不会删掉。目前建议类的留言已全部梳理出来,由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分地区、分部门研究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