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32
“大地震发生时,这里是我的学校”
人们来到汶川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前,驻足默哀,缅怀逝者。 -
汶川地震遗址讲解员:大地震发生时,这里是我的学校
“经历过地震后,会特别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 -
02:53
汶川大地震后,这个香港援建的大熊猫基地藏着一位“熊猫人”饲养员
这或许是让不少人羡慕不已的工作。 -
汶川大地震后香港援建的这座熊猫基地里,有一段“国宝”“牵线”的爱情
他们因为大熊猫而相识、相恋、相爱,大熊猫成了他们的“红娘”。 -
应对突发灾害,要培育民间社会的韧性
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被称为中国现代公益的起点,但民间社会的韧性也不是从来就有,而是在一次次灾害响应过程中发展而来。应对重大突发灾害,民间公益需看到政府救援所覆盖不到的地方,也需要不断创新救援方式、方法,照顾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
汶川地震幸存女孩:想慢一点成长丨不惑 2024
不留遗憾的行事风格,周瑶觉得与经历地震有关。可能和一个人这一次见了,下一次就见不到了。 -
04:36
汶川大地震15周年,遗址已与自然融为一体
-
汶川大地震十五周年:不敢遗忘地动山摇,生活总要不断向前
十五年过去了,曾经惊心触目的遗迹几乎被青草树木以及攀爬植物所覆盖。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
01:1
汶川地震幸存钢腿侠女孩,回应被网暴
近日,四川汶川地震幸存者钢腿女孩牛钰,在社交平台公开了自己被私信网暴的内容。面对部分网友的侮辱谩骂、恶语抨击,牛钰用乐观态度进行回应:“不完美又怎么样,我们可以闪闪发光。” -
01:59
现场直击丨搜救困难重重:第一天救出1名幸存者清理9具遗体
中国赴土耳其马拉提亚的救援团队中,有一支来自江西人防蓝天救援队,他们于2023年2月9日抵达后立即展开了救援工作。成员之一刘凯敏是上饶市万年县蓝天救援大队队长,曾参加过“5.12”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救援,他向《南方人物周刊》介绍,目前的搜救工作依据当地志愿者提供的消息和生命探测仪的探测情况展开,寒冷的天气、持续不断的余震以及坍塌严重的建筑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重重困难。生命探测仪能够感知到微弱的呼吸,但因搜救困难,被困者往往撑不到救援通道打开的时候。2月9日,刘凯敏所在的救援小组救出了一名四十多岁的男性,同时清理出了9具遗体,遗体移已交给当地军方处理。2月10日,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一座已经坍塌的7层建筑的废墟中搜寻幸存者,截至当地时间2月10日下午16时,他们向下挖掘到了第二层,还在艰难地清理障碍,救援工作将持续至凌晨。刘凯敏感慨,“能参加救援,心理承受能力要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