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搞“法律独立王国”:求解跨区协同立法难
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2023年年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向郑州、开封、许昌、周口等四市明确提出协同立法任务,以解决上下游标准不一致、管理不统一、治理不同步等突出问题。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强调要“指导地方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归隐”中国十二年:在云南务农的驻华大使
“政府总是在解决问题,就像邓小平所说‘摸着石头过河’,一边行动,一边将障碍移开,这就是中国政府的工作方式。它非常务实。”奈斯引用《道德经》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描述中国政府治理的精髓。 “留在中国的生态农村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地方,是我们心目中的归宿。”奈斯一群人是“绿色中国”的践行者,相信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将引领世界。 世界如何融入中国,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中国是全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欧洲必须要跟东方的超级大国打交道,不能把中国当成房间里的大象。”“伪直播间”里的养生课:非处方药如何变身“特效药”?
曾在地方电视台遍地开花的养生节目正走向私域传播时代。所谓公益养生直播课,实际上是提前录制好的视频。“伴读老师”与用户一对一沟通,每日嘘寒问暖,课程链接当天内有效,连续打卡还有奖励机制,最终目的是售卖非处方药品。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解释,当药品的发明专利与药品包装上的主治症状不一致时,不能使用专利来宣传药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使用欺骗方法获利,还可能涉嫌虚假广告罪、诈骗罪等。 微信安全中心发布《针对“养生直播”违规外部链接的治理公告》后,黎跃收到的外部课程链接显示“该域名被用户投诉违规营销/骚扰等”,工作人员随即又发来几条备用链接,并强调及时观看。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谈环境资源审判:让“破坏者”变成“守护者”
跨地域河湖受到污染之后,该由哪个地方修复?一地非法捕鱼、两地两判,裁判尺度不统一怎么办?这些都需要跨区域司法协同。 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惩治并不是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唯一目的。我们的环境司法一直坚持并践行“预防为上、审判为本、修复为要”。空气标准要加严?环境部:正研究,跳一跳能够着
“既不盲目跟风国际最严水平,也不一味追求改善速度,更不会搞大气污染治理‘休克疗法’。”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蹄疾步稳,让地方跳一跳够得着,达标所需的资金、技术、方法手段循序渐进能跟上。”李白上书的裴长史到底是谁?最大可能是裴漼
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比杜甫的《石壕吏》早出世29年,它记录了开元盛世士大夫精神的糜烂,以及一位青年士子对地方治理的绝望。 吏部尚书裴漼,后来的安州裴长史,就是开元盛世的底色,也是一个写照。“十四五”交卷年,这些绿色信号不容错过
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难点在于各省份发展清洁能源的资源禀赋不一,和过去的能耗双控类似,中央如何合理分配地方的考核目标将是接下来各省份关注的重点。 零碳园区和绿色建筑正被各省份视为新机遇。17个省份提及建设零碳园区,14个省份提及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而在2024年地方两会中,这两个关键词的出现不超过5次。 “新三样”固废(退役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问题日益凸显。尽管国家层面“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尚未出台,但广东和青海已经在2025年工作部署中点明“实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受污染农用地溯源整治”表述未在过往三年各省份报告中出现,2025年首次被4个省份提及,这或与《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有关,该计划要求2027年底前,受污染耕地集中的重点县(市、区)基本完成溯源。“一座好的旅游城市,要经得住本地市民日常的审视”
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的文旅宣传比较注重自己有什么,而不是考虑游客想要什么。 天底下没有说一座城市是自己过得苦哈哈,让游客来体验美好。 一座城市,首先是为万千本地市民服务,如果万万千千的市民对这座城市发自内心地喜爱,自然而然就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温暖。 不能靠旅游局长放狠话,而是要回到法治的轨道上,去建设一个完善的政府公共服务和微观治理体系。中国社区慈善:政策及实践回溯,现状与未来观察
社区慈善是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近年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中国社区慈善历史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区域性、互助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社区慈善的发展需把握五社联动、品牌化、数字化等趋势,还需强化定位,做好跨界协同。活在积水和裂缝里:鲁西南采煤塌陷区村庄难题
到了2021年之后,几乎年年进水,2022年最为狼狈,来来回回淹了七八遍。“半夜俺大侄子来喊我,起来一看,水都漫到床头了。” 在安置楼房里居住,蒲永洋全家的第一个感受,是生活成本高出不少,拖拉机、犁铧、锄头这些机械和农具没地方放,也没其他谋生手段。 “煤矿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