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当怎样阅读《老子》:学者李永晶的解法
“时至今日,现代人已经不缺这种知识上的研究了。我们真正稀缺的是什么?每一个人都需要想一想,想一想自己面临的真实问题是什么。”城市创新图谱:杭州“六小龙”与它们的“非标答案”
城市多元路径的发展哲学。刘震云:文学要说那些哲学说不清楚的事 | N-TALK文学之夜
- 00:40
刘震云:文学的底色是哲学,但是文学又不是哲学,这本身也是一个哲学
王前 | 换个角度看康德
笔者虽然深爱康德,一直没有间断对康德哲学的学习,但毕竟不是康德专家,倒不如从一个高中时就喜欢康德、啃过三大批判的普通读者的角度来写写康德吧。他们是世俗意义的失败者,也是常常思考生死的“哲学家”
写《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的三年间,宋明蔚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死亡是不容置喙的“戛然而止”,“不会因为这个人的生命力多么蓬勃,为了登山付出多少努力,或是列下的计划多精彩就网开一面。” 在户外媒体人马德民看来,书中一些人物的经历尽管发生于二十年前,却与今天关于轨道和旷野的讨论有所呼应。“比如严冬冬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毕业之后其实可以有很好的工作和收入,然后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但他没有选择这样的人生路径,而是遵从内心的召唤,走进登山。”星星点灯,汇成银河:一家企业的长期主义公益哲学
李永晶的2024年度书单
“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在翻译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的作品时,首次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曾有意将其对这个词的解释用东北话译为“可以到处溜达”。谷川俊太郎:诗歌的力量像小小的电子,但它会影响环境
2024年11月13日,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离世,享年92岁。谷川俊太郎生于1931年12月,在战后崛起的日本当代诗人当中独树一帜,被誉为日本现代诗歌旗手,其作品在中国诗歌界也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父亲谷川彻三是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在日本,他被称为宇宙诗人、国民诗人和教科书诗人。他的一本诗选集重印五十多次,售出八十多万册,他创作的歌词和校歌每年版税高达八十多万美元。他用诗歌获得巨大收益,也用诗歌感动了无数读者,用童谣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但早年,他曾受到诗坛的冷落,因为他不愿像那些孤芳自赏的诗人一样,将自己密闭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他更愿意为普通人写作,从未在乎过自己的作品发表在那些高雅诗人不屑一顾的“没有意义的”商业杂志上。 2013年,《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了谷川俊太郎,谈到诗歌的力量时他说:“诗歌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尽管微小,这种力量也应该保持。和电子一样,肉眼看不到小小的电子,但它会影响你的环境,诗歌也许就是这样……在当下,诗歌与经济、政治、军事的力量是不能相比的,但在历史长河里,再过100年、500年,也许诗歌的力量远远超过它们。”现重推旧文,纪念这位为普通人写作的诗人。我的哲学之旅——读《苏菲的世界》| 高中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