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比增长更重要
南方周末记者在综合二位学者讲座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背景资料,以便于读者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背后的逻辑。改变“权力造富”是一场转型硬仗
在“权力造富”的强大引力下,对一些毕业生,编制梦,才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就业梦。最近有一则“儿子接班老子,27岁当上副县长”的新闻,以“权力聚集权力”,老子英雄儿好汉,是比以“权力聚集财富”更原本的创富“永动机”。不是官话(20130418)
“依法治国首先就要依法治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论述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他与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等合著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近日出版。市场经济的布道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单一传统的苏联式计划经济已走进死胡同,继续保持对市场经济及其思想的围剿也开始失去基础。一群经济学家呼吁回归常识,拨开重雾,为市场经济与中国现实的结合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串长长的名单包括张闻天、顾准、孙冶方、薛暮桥、吴敬琏和厉以宁等。在新中国经济学家光谱里,他们又因籍贯相近被称为“江南学派”。2010年中国梦践行者:吴敬琏
“我个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不能出错。”吴敬琏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要建立一个包容的体制
9月15日,82岁高龄的经济学泰斗吴敬琏老先生出席南方周末主办,名牌杂志承办的第七届华人精英会,暨SEE基金会主办的“创绿家计划”启动仪式时,就国家经济体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表演讲,第七届华人精英会北京论坛——吴敬琏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他是经济学家的良心;在以市场主导商业行为的时代,他是有名的“吴市场”;在法制必须为一切活动提供保障与行动准则的时代,他是响当当的“吴法治”。第七届华人精英会北京论坛: 吴敬琏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家与公益人共享环保心得
9月15日,82岁高龄的经济学泰斗吴敬琏老先生出席南方周末主办,名牌杂志承办的第七届华人精英会,暨SEE基金会主办的“创绿家计划”启动仪式时,就国家经济体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表演讲,为改革“站台”的老人们
一群耄耋之年的老人,正活跃在为中国改革鼓呼的第一线。他们的奔走呼吁,成为当下改革讨论中的独特一景。“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既得利益者想维持现状,改革动力越来越弱。”正因为此,这些“改革老人”发出的声音也更为急迫。正确处理公司、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公司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公司、定义公司。经济学家吴敬琏、张五常、钱颖一、陈志武、张维迎给出了他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