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万名村干部被立案,全国展开对村巡察丨时政周报
青海厅官安木拉被“双开”,此前因酒后失德失范被公安处罚。 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马升琨履新中国驻乌克兰大使。 缅北规模化电诈园区全部被铲除,763名在缅中国籍嫌犯移交中方。 -
巴库气候大会:艰难“钱”行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发达国家出资是必答题,其他国家自愿出资是选答题,私营部门融资是课外题。 (本文首发于2024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 -
如何给长江水打分?生态环境部答南周
虽然考核还未正式开始,但成效已经显现。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称,刀鲚时隔30年,再次上溯到长江中游江段和洞庭湖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上升至1249头,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23.4%。 -
如何避免“毒地”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将印发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赵世新透露,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推动防治关口前移,构建要素协同、部门联动的源头防控机制。 “土壤污染前端预防、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成本,通常呈1:10:100的指数级增长。” -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原司长刘志全被“双开”
-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司长、信息中心主任姚前接受审查调查
-
分税制30年,财政部税政司原司长刘克崮回忆改革台前幕后
分税制改革可用六个词来概括:分权、分税、分机构、返还、挂钩、转移支付。 项怀诚副部长说他是“忧心忡忡、寐不安席”。为防万一,财政部部长刘仲藜请朱镕基“破例”批准,财政部向中国人民银行临时借款120亿元。直到数据出来,1994年1月财政收入增长率61%,说明改革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
告别煤炭的冬天
“煤改气”之后,周丽的首要感受是,“再也不用半夜起来穿厚衣服添煤”,手也干净了很多。全国已有接近四千万农户完成了清洁供暖改造。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感慨,“世界上从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工程,说是环保工程,其实也是民生工程”。 一份2065户农村居民参与的调研显示, 75%的家庭表示,即使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也会同时使用煤炭、秸秆、薪柴等能源取暖,能接受的清洁取暖费用在2000元以内。只有7.7%的家庭表示,不会再烧煤烧柴取暖,能接受3000元以上的费用。 “经济条件较差的用户更注重取暖成本,经济条件较好的用户注重取暖品质,要求方便智能、干净舒适。因此,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用户,提供不同成本、不同品质的技术、设备和用能系统已是大势所趋。” -
被控贪污受贿超5600万元,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司长王登峰案一审开庭
-
假冒国家机构行骗何以久盛不衰?严厉打击外亦需提高信息透明度
自称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的赵锡永,从2010年开始在湖南娄底和云南昆明、玉溪等地行骗,不少政府官员信以为真,甚至聘其为政府顾问。甚至一些高级官员,也被政治骗子忽悠。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近期一篇文章披露,傅政华、黄兴国、秦光荣等人身处高位,却对“政治骗子”言听计从、有求必应。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