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曾国藩王阳明苏东坡说起: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按摩?
阅读曾王苏的各种评传,是一种太糟糕的阅读体验,我们大多数的现代作家们在撰写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人物时,仍然是仰望着的,缺乏最基本的智识维度。固然没有人能超越他所在的时代,但我们对历史所抱持的“同情之理解”,就是“拒绝反思”的代名词吗?将曾王苏圣贤化并拔高他们的各种反智言行为睿智,是不是走得过远了些呢? -
人类请回答:科幻能否跟上现实的魔幻
围绕现代性的想象与反思,在中国科幻文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绵延。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人们讨论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及通讯、人类在新技术环境下生活的意义……中外与会者普遍关注的依然是现代性的问题。 “到现在,现实跟科幻确实有一个竞争的关系。”作家韩松说。面对陌生与惊奇层出不穷的世界,今天的科幻创作能否跟上现实的变化? -
“以中国为中心”:美国汉学家柯文和他的转向
他传承费正清的思想,同时也反叛了他。对“冲击—回应”理论的批判、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成为他职业生涯前半期的重要主题。 “历史学家必须是多面手,不仅要熟悉现在的语言,还要在人类可能的范围内熟悉过去的语言。”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 -
没想过,战争片还能这么拍
电影,记录死亡,又将生命镌刻在影像中,予其永生。彼得·杰克逊的新作,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或许正是对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纪念影片,这部纪录片要实现的目的是让人们记住历史悲剧的教训,重新反思战争的残酷本性。 在暴力影像横行的今天,新闻里随处可见战争实录,战场仿佛近在咫尺,电影故事中的暴力花样因为特效而层出不穷突破想象。 如何展现无法想象的恐怖和难以忍受的苦难,且让观众感同身受震撼心灵?这考验着导演的处理能力。 -
子安宣邦对日本历史的反思:“战后日本要从批判战前日本的思想体系出发”
为侵略战争寻求合理解释催生了这份对“独特道路”的理论建构,其背后则是曲折的现代化迷思:现代化有无样板?日本和亚洲能否拥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化? -
近代史学者刘文楠推荐的2018年4本好书
侯旭东这本书《宠》有着非常清晰的方法论自觉。他希望反思 “倒放历史”的线性历史观,并试图摒弃对制度演进有着潜在价值判断的偏见,将以往史学叙事中往往带着负面色彩的“宠”,理解为一种中性的“信-任型君臣关系”,以西汉皇帝与宠臣(宠妃)的关系为实证基础,从动态关系变动的角度去描述和分析这种关系。 -
始终走在思考的路上 ——深深地想念刘泽华教授
泽华的多部批判性反思之作的最大特点是能从积淀的知识中把历史含蕴的哲思释放出来,去烛照人生的前途。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真正有智慧的史家,就是一个民族的探照灯。泽华从来就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探寻历史经验和历史精神,从而启蒙世人。这是一种有智慧的学问,而非相反。 -
【名士汇】异乡人 文化沟通的新使者
这是一群生活在中国的“异乡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倾听中国,看见中国,描绘中国,记录中国。马可·波罗,让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了中国。洋见证,自古至今,层出不穷。生活在中国多年,相对他们的文化血脉,他们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异乡人”。他们不仅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腾飞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更是时代变迁的亲历者。他们是文化交流与民族沟通最好的桥梁。当下的中国,需要国人的奋发和自省,也需要这群“异乡人”的反思和提醒。他们以西方的逻辑模式辨析着东方的传统思维,以东方的文化视角审视着西方的现代文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一路摸索。融入中国社会的同时,他们成为了离中国最近的异乡人。也正是因为他们博采众长的文化态度,让中国有了更多的可能。 -
【《随笔》精选】谁在《逃离》1968
当历史成为过去时,我们是选择遗忘还是反思?我们的电影真的就直奔“小时代”而去?如今通过网络和各种途径,我们渐渐了解到一些历史的真相。连陈独秀也开始“脱帽”了,学术上对历史的思考在深入。但是,更希望这些真实残酷的历史,有一天能进入我们的教科书。 -
呈现更多真相,超越斗争思维
继陈毅之子陈小鲁后,1月12日,开国大将宋任穷之女宋彬彬等人也向文革受害者道歉,引发了一场舆论大反思,击节者有之,嫌弃者有之。在这种重大历史问题讨论上,尤其需要言论权利和良好讨论氛围的基本保障。事实都展现在阳光下,个人的道歉或悔罪才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