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周发射了两颗医疗卫星
卫星也可以“买座位”?“广东造”火箭实现航班化发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01:14
“火箭之王”钱学森|那年今日
1991年10月16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学森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人民科学家。 1935年钱学森公派赴美留学,28岁时已是世界知名火箭专家,在优厚待遇面前,钱学森决心回国,多番周转,直到1955年才登上归国的轮船,钱学森说:“我打算竭尽努力,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当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质疑时,他说:“怎么不行?所以回答很干脆,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在当时炼钢水平相当低的年代,钱学森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攻克难关,最终将东风导弹、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13枚军用卫星
一箭四星!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等卫星
- 00:41
“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丨那年今日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半个世纪过去了,“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运行。无数的中国航天人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个不可能。 SAM会是视觉领域的GPT吗?丨科创要闻
Meta发布史上首个图像分割模型SAM,E Ink发布可媲美彩色打印机效果的电子纸。卫星发射公司维珍轨道和数字治疗明星公司Pear申请破产保护。波士顿科学完成对Apollo的收购、贝恩资本完成对Evident的收购。沃尔玛在美国扩建EV快充电站,三款创新医疗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创建增强光波的二维光子时间晶体、首个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来了。航天勤务队:我相信中国航天丨我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任务频频,但在火箭腾空背后,道路封控,警卫执勤,紧急救护,航天员保障……这些“小事”都归他们管。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低轨小卫星,发射!丨科创要闻
“大科学装置”刷新了最高稳态磁场纪录。商业发射不停歇,谷神星一号火箭连续三次发射成功,长征六号将1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三款机器人登场,商汤科技发布消费级AI下棋机器人,腾讯公司迭代四足机器人,小米公司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亮相。六部委力推AI场景创新。SpaceX蓝图:“猛禽二代”推出,“星舰”发射成本将降至一千万美元级
目前,每枚“猎鹰9”可运载40-50颗卫星,其发射成本约5000万美元。而“星舰”服役后,其单次发射即可将至少400颗“星链”卫星发射入轨,发射成本最终将降低到1000万美元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