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39
#科创连连问【宗福季】
#科创连连问【宗福季】在他看来,大部分的科技创新发生在“领域的边界”,科创人才至少是不怕跨界的;最有效的发展科创人才的方法,就是展开跨领域的教学。受访者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工业信息与智能研究所所长、教授。出品: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 -
一次本不公开的学术不端自查
南方周末记者尝试联系前述公开发布通知的近三十所院校,其中,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和燕山大学接受了采访。 由于医学的学科特点,易出现学术不端问题,青海大学针对临床医学院的老师在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内所发的150多篇论文进行普查,而其他学科均为抽查。 从2018年开始,科技部每年陆续公布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结果,2017至2019年各有一批处理结果,2020年有两批,2021年和2022年则公布了四批。 -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科研不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薛其坤特别提出,除了科学家坚强的意志,科研也需要强有力的人才物力支撑,“以前经济实力没有那么强,即便有奇妙的想法,也只能无奈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万步炎最后总结,关键技术应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也是卡不住的”。 -
第二轮“双一流”新增七高校,被警示学科明年将再评价
新增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7所高校。 “有的(同一地方)两所大学都很优秀,可能就难免要取舍。有的省会,因为比较偏远整体教育水平落后,也会考虑倾斜相对优秀的高校和学科。” 与首轮相比,最大的变化当属,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且不再有A、B两类的区分。 -
对话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韩蔚
深圳政府对南科大的支持和建设,实际上,是为国家探索了一条地方政府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案例。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
“就是要做个书呆子!” ——潘重规先生点滴
潘重规先生是国学大师章炳麟和黄侃的杰出传人,但其著作因为种种原因,在大陆流传不广。2020年5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潘重规先生的《论语今注》,我们特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研究所林叶连教授撰写了此文,俾便读者了解潘先生其人其学。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20日《南方周末》) -
南方科技大学:搅动一池春水
2007年,深圳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倡导事业单位建立理事会治理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南科大在治理体制、人事管理、科研制度以及招生、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开创意义的尝试。 “南科大在高等教育界是一条鲶鱼,搅动了一池春水。”韩蔚这样形容建校不到十年的南科大的影响力。 -
"基因编辑婴儿“牵头人遭多方质疑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其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发表情况声明,称对此研究不知情。 -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我的导师保罗·罗默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谢丹阳是罗默的学生。2016年7月世界银行任命罗默教授为首席经济学家之时(罗默现已离开世界银行回到纽约大学),他曾经撰文介绍其导师。2018年10月8日,他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重发此文,祝贺导师荣获诺奖,并更新了其文章引用率数字。 谢丹阳教授授权南方周末转载此文。编者对文章结构和小标题略有改动。 -
民办高校成世界一流不是梦
短期来看,人是最关键的,长期来看,制度是最关键的。期待西湖大学实现比南方科技大学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