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大熊猫第一市”:如何与大熊猫共处?
熊猫与人紧密连接。在绵阳,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不仅要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安全,保障原住民的生存权也同样重要。“只有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保护工作才能更顺利开展。” -
村里野猪泛滥成灾,毁庄稼、吃家禽,怎么办?
优先考虑人类的生存权与财产权。对于因野生动物频繁出没严重危及村民农作物安全、财产及生命安全的地区,有组织地适度捕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修订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野猪被除名了。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
动保人士“拷问”猫贩涉嫌非法拘禁:有人权无动物权,率兽食人要不得丨快评
动物保护人士可以自己不吃狗肉猫肉,可以劝导别人不吃狗肉猫肉,也可以在网络上谴责吃狗肉猫肉的行为,但如果对某个具体的人进行“人肉”、网暴,甚至在现实中去骚扰甚至拘禁殴打,那是严重侵犯人的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
“瞒豹”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如何步步失守?
“性质最严重、最恶劣的地方就在于瞒报,无法原谅。” 政府和公众是有知情权的,像毒蛇、猛兽或是当地没有的外来入侵物种出逃,及时上报和积极预警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果遇到外来的野生动物,可以联系城市的林业站或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如果是土生土长的乡土品种,我们不需要做出任何奇怪的举动,也不需要向政府部门报备,直接无视即可。” -
从救助、举报到推动立法,“反动物虐待”走入深水区
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其间产生的冲突也越发激烈。范某某虐猫事件爆发后,分别有12位不同城市的动物保护志愿者,以“侵犯健康权”为由,在当地法院向其提起民事诉讼。志愿者希望严惩施虐人,呼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 郭鹏发现,近些年反动物虐待的关注度急剧上升,与虐待动物现象越演越烈有关,也与城镇养宠人员增多有关,“人们对陪伴的需求度增加,使得更多人增加了对动物的理解”。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25日《南方周末》) -
裁人,放权
一个机构在政府体系中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极大取决于该机构的预算规模与编制规模。而机构要钱要人,总要有正当理由。于是,几乎任何机构都有管事与扩权的倾向,这是由机构自我生存与壮大的内在需求驱动的,和动物的求生意志很类似。 -
云南打狗,侵犯狗权?
在网络上,动物保护人士对保山市政府群起而攻之,称政府平时监管不到位才导致犬只咬人,因为几例狂犬病病例而捕杀这么多犬只是滥政。云南保山打狗,侵犯狗权,抑或保护人权? -
狗肉节之争:狗权高于产权与风俗?
动物保护分子跟玉林的“荔枝狗肉节”缠上了。6月10日,十余名不明身份者想从玉林某狗肉商户里强行带走活狗,冲突从线上走向线下。狗权高于产权,高于风俗? -
卫生部长回应活熊取胆
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参加政协大会小组讨论时,被问及最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活熊取胆”事件,他认为,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原则,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是,当人的生命权和保护动物发生利益冲突时,例如“活熊取胆”事件,界定合理与否的标准,应该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
活熊取胆伤害的不只是熊
动物权,不只为了动物,更关键的是为了保护人的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