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果实”|南周文化榜
2024年7月文化榜: 电影:《锔瓷》 图书(虚构类):《故事终结》 图书(非虚构类):《病非如此——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 综艺:《喜人奇妙夜》 展览(当代艺术):“相地堪舆:图像、田野和地理的诗学”(广东时代美术馆) 展览(文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上海博物馆) 特别关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推荐人: 胡亮宇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电影研究者 索耳 青年作家,“《钟山》之星”文学奖得主 罗丹妮 资深图书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何天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陆思培 写作者、策展人,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 颜海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张定浩:E.M.福斯特与人际关系 | 心智生活
在最好的意义上,人际交往可以逼迫一个人从自我的园地中挣脱出来,变得更加宽容、健全、完整。那些杰出的小说家可以帮助我们相互了解,彼此联结。我们读小说不是为了确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领略到的隔膜,而是为了获取勇气来打破这种隔膜。 如果我们翻开出版于1910年的《霍华德庄园》,其中有一场施莱格尔家姐妹的交谈,妹妹海伦就曾大声对姐姐玛格丽特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真正的生活,永远,不会改变”。 -
01:2
“吃货文人”梁实秋丨那年今日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87年11月3日病逝,享年84岁,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他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编写了30多本英汉字典、词典及英文教科书,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人。他既是文人,又是一位“吃货”。“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这段话是梁实秋下笔谈吃的初衷。他一生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如《雅舍谈吃》《人间食话》,他从春饼写到瓦块鱼、藤萝饼,还有驴打滚、艾窝窝和水晶肘,既有民间家常,又有地域特色。他谈品相、谈火候、谈馆子、谈文化,以文论食,食味人间。 -
当世界科幻大会来到中国:“许多超出以往经历的东西”
“对于美国的科幻作品来说,很多读者都是灰头发,也就是中老年人才会读科幻作品,但是中国相反,年轻人更喜欢科幻作品。这是我的困惑,是什么让中国年轻人喜欢科幻?”罗伯特·索耶在成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看到你们把科幻变成产业,感到非常震惊”,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表示,在北美做这些事情的可能是出版商,科幻就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没有长期规划的一个事业。” “它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基于创造者社区的精神,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创造者。这是文化传统赋予它的东西,不是能够随便取代或复制的。” -
吴兴文:天涯一书人
在我心中,吴兴文先生是响当当的出版家、文化名人,华文世界不折不扣的藏书票收藏与研究第一人。 -
84岁陈方正谈杨振宁:直到回到清华,他心里的矛盾才算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讲做人的原则,立德立功立言,如果要给自己打分数,这德、功、言,我自己觉得我做得还不坏,而且是非常中国式的。”视频中,杨振宁如是说。 施一公在2023年4月出版的自传《自我突围》中提及,2016年,得知创办西湖大学需要募集社会捐赠时,杨振宁还特意将他引荐给热心于公益捐赠的数学家、对冲基金传奇人物詹姆斯·西蒙斯。 陈方正记得,2021年生日会上,杨振宁第一次说起至交邓稼先在1971年和他分别时曾给他留下一封信,信里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
Emoji都能用来翻译书了,或许哪天我们可以不用说话了?
其实,Emoji并非只是我们日常聊天的调味剂,现在它还在法律、音乐、出版等领域大展身手,但所谓“人红是非多”,就连Emoji也曾陷入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风波中。 “知道”(nz_zhidao)为你深扒Emoji表情包的前世今生。 -
甩开“很重的知识分子包袱”:当出版社自己直播卖书
“短视频和直播赛道已经成为出版行业不得不面对的‘必答题’。” “有些是对人的知识陪伴,有些是对人的价值共鸣,有些是对人的情感疏解。”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9日《南方周末》) -
莫让童年“性倒错”,少儿读物插画岂能“灯下黑”?
人们普遍相信,更容易管理的印刷品出版物审核制度只会较其他媒介更加严格,而教科书和少儿读物又应该是审核最为严格的。然而本次小学教科书插图事件暴露出的问题颠覆了大众的印象,也引发了普遍的社会焦虑,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无数成年人作出牺牲和让步维护起来的一个性审核标准相对严苛的“纯净”社会环境,在这种“灯下黑”之下,能对青少年儿童起到多大的“保护”作用? -
出版业“裂变”:好书的未来在独立品牌?
两家在业内颇有知名度的新锐独立品牌在同一天发生变故,给出版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可能和大部分出版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真的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和人交往、听故事以及读初稿,甚至不成熟的初稿。” “出版品牌的裂变,我觉得这是一种趋势。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是出版业成熟的标志。”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21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