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漂绿并不难,2022年“中国漂绿榜”解析
南方周末发布2022年“中国漂绿榜”,9家企业上榜,涵盖乘用车、食品、化学制药、养殖、建筑和服装等各行各业。对于漂绿的企业来说,从“漂”转为真正的行动,其实并不困难。 (本文首发于2023年7月13日《南方周末》) -
“猪贩子”当网红,这门生意正在改变
各大猪企卖猪实行竞价机制,各家都开发了自己的线上竞价平台,猪经纪人需要参与竞价才能从企业购买商品猪。 规模化养殖直接冲击了原有的猪经纪人模式。大型养猪场不再需要行户从中撮合介绍, 只有能提供运输服务的贸易商留存下来。 “我们洛阳这边有不少猪,你能过来收不?我看你抖音现在弄得有点气魄。”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17日《南方周末》) -
“猪茅”牵手“肉茅”:跨省调运受阻,化解卖猪烦恼
“国家划了5个大区,每个大区大概5个省份,这5个省份在一定期限内是可以省与省之间调猪的,但是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省与省之间也不允许活猪调运。” “牧原应该是一直有需求跟双汇进行直接合作, 但对双汇来说,改变原有模式而直接与牧原合作的诉求不是很强烈。” 双方合作的另一重点是生产经营数据共享,即牧原向双汇提供生猪养殖过程相关信息,双汇向牧原通报生猪屠宰后相关数据。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13日《南方周末》) -
生态循环全产业链:汾酒集团打造产业扶贫新样本
为响应“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要求和完善酿酒生态循环产业链,汾酒集团通过肉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把汾酒集团酿酒副产品酒糟和沁县当地的汾酒高粱种植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生态循环全产业链,实现了种植、酿造、养殖、秸秆及牛粪肥料化还田的闭环式、产业化发展,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无公害,这一全新模式既解决了高粱种植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探索了一条企业地方优势结合、合力扶贫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
能繁母猪量不足,规模扩张拿地难:中国养猪规模能达到20亿头?
“要是不盈利,各大企业投入生猪产能的积极性一定会下来,将来就会有一些猪场盖到一半就扔,没人管了。” 尽管用地政策在不断放宽,但生猪养殖企业用地难的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在人地资源紧张的南方。 “现在养猪的决定性因素,就是非洲猪瘟的防控。”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
养猪场防无人机投毒却威胁航空安全,互害怪圈应治本
如果投毒属实,公安部门应该立案侦查,尽快破案。即使暂时没有发现投毒现象,也应该对出现在生猪养殖企业附近的不明无人机进行查证,以排除隐患,让养殖企业放心。 -
专家律师质疑,协会高调应战,上海消保委召开三文鱼“消费听证会”
有记者追问,遭遇到如此强烈的质疑,协会是否考虑修改团体标准?“标准已经发布,现在没有修改的打算。即便修改,也要通过协会下设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批准。” 面对南方周末记者标准制定是否存在利益驱动的提问,陈丽纯并未正面回应,只是提醒,起草标准的除了虹鳟鱼养殖企业,还包括大西洋鲑的养殖、加工和经销企业。“一些媒体和自媒体锲而不舍的挖掘,已经给企业带来了困扰。” -
上海黄浦江已打捞死猪万余头
自3月初上海黄浦江出现大量漂浮死猪起,截截至3月19日下午3点,上海市累计打捞死猪10164头。上海市公布的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相关供水企业的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嘉兴方面则称,已对违规处理死猪的8个养殖户给予3000元以下的处罚。 -
拯救黑熊:归真堂与NGO的博弈
一年前,谋求创业板上市的归真堂引发了一场拯救黑熊的保护活动,2012年,它列入拟上市企业名单中再次触痛公众的神经。一方开放黑熊养殖基地自证清白,一方召开媒体沟通会痛斥活熊取胆的残忍。医药领域的不可替代能否成为活熊取胆存在的"挡箭牌"? -
丽水一化危槽罐车侧翻
9月13日凌晨2时左右,一辆化学品槽罐车在行驶至浙江丽水龙泉市八都大桥头路段时翻入3米多深的桥下。事故造成车上两名人员受伤被困,槽罐车上装载的30吨醋酸甲酯发生泄漏。事发当天,龙泉市兰巨乡人民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告知当地村民:因一辆运输化学物品的车辆在八都方向发生事故,导致有毒物质泄漏,引发水体污染。请及时通知群众、外来人员、企业、养殖场等暂停使用安吉村及下游河水,严禁食用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