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救助团队频出争议事件,儿慈会全面停止合作
这些地方团队工作人员的名字,从未在儿慈会年报中出现过。 “头部公募基金会为了扩充体量,同时与上百个执行机构合作,在多个平台发起上千甚至上万个项目。基金会对项目的审核主要关注对应资料的齐全、完备,而缺少对项目真实性、有效性的评估。” -
从主动救助开始:重疾家庭的被关注与突围
“救助一个娃,点亮一个家。”阜平县副县长张涛认为,“小鹿灯-愈见未来”儿童重疾救助公益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了孩子的经济,更在于从精神上让民众感到,他们不是在单打独斗,其身后有广泛的社会力量能够“借力”。 -
01:18
猫咪救援队
从2019年开始,宇文和他的小伙伴一共救下了近千只猫咪。在宇文看来,“和猫住”不是一个公益组织,他宁愿大家理解他在创业,把救助猫咪当成一种事业,并且通过这种行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流浪猫的问题。 -
“筹款志愿者”的“配捐”疑云
公益配捐针对整个项目,不针对任何个体的需要救助的患者,也就不存在所谓“患儿家属多捐钱,就能得到更多配捐资金”的情况。 “筹款志愿者”之所以出现,是慈善组织与求助人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这些收取筹款回报的人并不是志愿者,也不得自称为“志愿者”。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 -
追问:募款吴花燕是否知情,9958迄今没回应
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征得受捐人同意就去募款,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我最关注这个案件中当事人的知情和同意,从目前发布的报告声明看,没有看到这个点的回应。 如果捐助的钱花不完或者用不掉,法律给出的一条路径,就是剩余财产要遵循相似性原则,必须用于相同或相关的公益目的或公益救助对象身上,并且在他们身上也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 -
“优秀班组奖金”能不一吃了之吗
思想境界更高的,也可以将这笔“班组奖”中的部分捐献给公益慈善机构,救助一个困难学生上学,或资助给本班组内或本单位内有实际困难的员工和家庭,岂不是更有实际意义? -
守护早产儿黄金48小时
5月30日,由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联合广东省医学会、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会、南方周末、南方卫视共同发起的长江公益“护曦行动”早产儿救助项目在广州正式启动,这也是南方周末2016年第一个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 -
红基会:审计未发现嫣然基金问题
近日网友周筱赟指控李亚鹏创建的嫣然基金7000万元善款下落不明,人均救助费高达9万多,而其它公益组织的救助成本是人均5000元。对此,李亚鹏称期待周筱赟实地考察,嫣然基金表示所募善款除了提供医疗救助,还有多个其他项目支出,不能简单的用总支出估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作出回应。 -
雪灾暴露公共治理软肋
由于现有治理制度的局限,政府的公共服务、救助机制很难灵活地启动,社会的自我救助体系又过于幼稚软弱。雪灾过后,政府及整个社会恐怕应当进一步反思,如何变革政府架构,使政府能够及时对灾害作出充分反应;政府如何为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发育创造宽松制度环境,社会又如何聚集这种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