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骤然转公后,国有公司被判赔近3000万元
双方合作宣告破裂后,蒙自南开、东莞四海、云南紫龙作为共同起诉人,先后向蒙自市人民法院、红河州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认定蒙自市教体局、政府作出的转公行政行为违法,但两级法院均作出裁定,表示不予受理。落地一年,匆然“转公”:一所戛然而止的“南开系”学校
2019年2月26日,蒙自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进现代知名教育集团来蒙投资办学”,并“吸引周边地区生源来蒙就学”。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到,要探索“房地产+教育”新方向。 蒙自南开公开的收费标准显示,小初高的学费,一学期在11800元到16800元之间——2022年,蒙自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982元。 “大量民办学校是以招商引资的项目被引进的。”雷望红介绍,提前招生、“掐尖”、密集安排课时和做题训练,民办学校管理机制灵活,不仅能减轻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还能带来教育政绩。民办名校“转公”落地:家长最担心师资不稳定
7所转公办的学校办学质量较高,被视作“名校”,因此转制也备受关注。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将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将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将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2所公办校。 改制后,学校经费标准完全按照韩城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标准,不多花政府一分钱,也不要一个编制。刘鹏回忆,他向教育局汇报方案时,听到此,“相关领导明显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