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属实”:11名学生公开举报导师学术不端,如此罕见事件当彻查真相 | 快评
11名学生的举报也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既然黄某若的学术不端已被认定“基本属实”,那么校方就仍有必要继续深入彻查这次极不寻常的举报,逐一检验这些细致入微的指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完全调查结果,捍卫学术伦理,净化学术环境。 -
“短跑名将张培萌因殴打岳母被行拘”:已成公共事件,有必要厘清真相 | 快评
即便双方已经离婚,当时的虐待、故意伤害等行为,如果构成犯罪,也仍然在追诉期内。虽然虐待罪是自诉罪,但刑法同时也规定,被害人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加之本案已经成为公共事件,如果任何一方报警,警方都有必要介入调查,查清事件原委,对施暴者加以处罚。 -
中国籍女子在新加坡被控罪:入乡应随法,别搞“舆论化妆师”那一套丨快评
法律作为明规则的意义,就在于“如果一个人只需要遵守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当事女子的这次“文化输出”惨败而归也再次说明,唯有坚持法治原则、不和稀泥,才能让当事女子这种“舆论化妆师”(spin doctor)行为不再得逞,在类似公共事件中保障其他当事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正。 -
“公司高管持长剑闯入办公室”:对此怪诞一幕不应只吃瓜,更当往深挖丨快评
此事之所以成为公共事件,除了“挥舞长剑”颇有妨害治安之嫌以外,还因为宝宝树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负有及时披露高管任免信息的职责。徐翀的爆料内容更是牵涉到“虚假上市”的疑云,可能导致投资者错误的价值判断与投资损失。攸关股东与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证监会应当深入调查;如果涉及刑事,警方也应当介入。 -
高校辟谣跳楼事件:公共部分不应打马虎眼,私人部分交由私人解决丨快评
高校在面临类似公共事件的时候,不能以“息事宁人”的心态“辟谣”了事,而应该就牵涉公共利益的环节说清楚讲明白,告知在校生与公众都迫切了解的关键事实,如此才能真正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真正维护自身的声誉。 -
“江西1888万天价彩礼”似成罗生门:知乎平台当对发帖者发起调查或协助调查丨快评
“1888万彩礼”两度发酵,终成公共事件。知乎平台可自行发起调查或给调查者提供便利,结束目前整个事件罗生门或雾中看花的状态。这对知乎平台的声誉或是一个及时的拯救,甚至是一个很好的提升。不少人调侃知乎作者动辄“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知乎平台是“分享你刚编的故事”。重大的谣应该辟、重大的假应该打,遮蔽重大真相的迷雾应该廓清,这既是平台声誉所系,也是公共利益所在。 -
早高峰期间,应该把小区电梯资源让给学生吗?
学生早高峰优先乘梯能否作为公共事件很值得推敲,即使多数业主有这个需求,也要严格制定规则,经过全体业主投票才能决定,不能进行道德绑架。 -
快评|男星吴亦凡案警方应积极介入及时公开,娱乐圈不只有“瓜”也应有清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娱乐圈的“瓜”,而是一起涉嫌犯罪的公共事件了 -
“闹也不赔” 教育部首次明确打击8类“校闹”行为|一周教育热点
不久前,徐州丰县教师李秀娟写绝笔信为孩子维权,引发强烈关注,她信访的重要原因是觉得赔偿不合理。此次意见的出台,多少形成了某种呼应,对之前不少公共事件中暴露出来的校园纠纷解决机制的不完善,也是种修缮。 -
从邓宇昊感受今日之北大
学校理应更鼓励学生关心学校的制度建设,部分参与学校的治理。邓宇昊以及后来提交校务公开申请的老师与同学们所体现的,正是五四运动以来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公共事件的传统。这也是北大精神的重要一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