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5分钟续航407公里,比亚迪掀了燃油车的桌?
目前1000V高压平台主要搭载于汉L、唐L等高端车型。 “只要比亚迪能大规模落地,就会倒逼所有新能源车企紧跟上,倒逼供电公司提升相应技术和设施。” “如果都采取大功率超充模式充电,一座城市需要配套一座核电站来保障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桩调查|“充值款去哪了”背后:拢资的厂家、缺位的监管
随着居民消费和出行习惯的改变,电动自行车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Statista数据显示,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区域市场,占全球总体规模的55%。伴随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崛起,充电桩行业也成了一片红海。 近日,有消费者向南都·湾财社投诉,他所使用的小牛充电桩限制了最低消费金额。受访律师分析,商家该行为涉嫌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有可能构成强制低消。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市面上不少充电桩品牌都需要“先充值后充电”,且充值门槛高低不一。需要追问的是,充电桩行业为何大多设置充值模式?消费者的充值款到底进了谁的口袋,又作何用?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南都·湾财社推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调查报道,揭开充值模式背后隐藏的行业痛点。多地公共充电桩涨价,开新能源汽车也不省钱了?
有的充电桩运营商涨价和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有关,企业可能会设置尖峰期价格。 “有些地区的政府补贴是有时限的,第一批企业拿到的补贴已经到期了。” 目前中国的公共充电桩的比例远小于私人充电桩,后者使用的是相对便宜的居民用电。自驾电动车回家过年:不敢开空调,充电就像“开盲盒”
当车主们风尘仆仆、提心吊胆回到老家,在亲戚们好奇目光注视下,有的依然得像在旅途一样,拿手机、看地图、找桩、等充电。有的则意外地实现了“充电自由”。保时捷电动跑车撞护栏起大火:“电车”三大焦虑当如何纾解?丨快评
电车企业为了解决两大焦虑,一是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电池,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锂能量密度依次增加,但代价是牺牲一定的安全性,电池正负极之间被刺穿或击穿的概率会增加,从而起火与爆炸概率相应增加;二是用功率越来越高的充电桩,减少充电时间,这同样增加起火与爆炸概率。也就是说,为了降低前两个焦虑,就不得不提高第三个焦虑。电车用户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切记把确保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天冷“抢”公共充电桩,有车主凌晨四点起床
电池、充电桩损失等纳入保障!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条款发布
充电桩站到了风口
“僵尸”充电桩!
充电桩抽样七成不合格,电动汽车何时真成“大趋势”
日前,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次公布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结果,显示70%的样品存在安全隐患。此次风险监测共采集9家生产企业的10批次充电桩产品。有7批次不符合国标要求,主要问题包括该接地的不接地,故障时没有警示,容易起火、导致使用者触电。这次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为“严重风险”,意味着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可导致死亡、身体残疾等严重后果。